未来10年,这种病可能暴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导读】秋风在送来几丝凉意的同时,也把很多人吹得“如坐针毡”,纷纷涌进了各大医院的变态反应科。原来,秋天是过敏高发期,秋风带来的树粉、各种收获的食物都成了最常见的过敏原。 “过敏”一直是个常见病,原因不
一,发病各异。但调查显示,生活条件的改善反倒让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了。未来10年,我国过敏性疾病或将暴增。近日,由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办的“2015年第九届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借此机会,《生命时报》专访论坛发起人——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教授,为你解答有关过敏的那些事。生命时报记者江大红发表于2015-9-25生命时报受访专家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食物过敏将成过敏大户 《生命时报》:您曾说“过敏性疾病是新世纪的流行病”。近些年,过敏性疾病有哪些新变化? 尹佳: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特异性皮炎、食物过敏等。它们最大的发病变化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都在增多,婴幼儿、青少年增加明显。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报告,全世界有30%~40%普通人被过敏问题困扰。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哮喘,其中50%以上的成人和至少80%的儿童患者均由过敏因素诱发,每年超过25万人死于哮喘。 另一个较大的变化是食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增加明显,这一趋势已得到西方大量研究证实。欧美等国调查证实,近年来过敏性休克发病率增幅超过任何一种过敏性疾病。 《生命时报》:我国过敏性疾病发病情况如何,有哪些新趋势? 尹佳:我国还没有基于全国普通人群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数据,只有少数针对部分人群的数据。从1990年至今,首都儿研所陈育智教授曾针对13~14岁儿童哮喘发病情况,做过3次流行病研究,证实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目前,我们已完成9种过敏性疾病的第一次全国普通人群流行病调查,涉及19个省市的13万人。研究报告出来后,我们将及时公布。 从发病趋势上看,我国确实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未来10年,发病率增长速度可能高于部分发达国家。我们曾与日本、韩国等同行交流,他们说:“你们正在经历我们十年前的过程。”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可能和日本、韩国、香港等经济发达地区一样,即将或正在经历食物过敏、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暴发性增长”阶段。
第二,食物过敏将成过敏主流,并成为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的主因,这也将成为我国临床医生面临的新挑战。
第三,因环境污染导致或加重的过敏正在增加。雾霾时,空气中有很多漂浮颗粒,会增加霉菌、花粉等过敏原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增加接触和致敏机会。 《生命时报》:很多人问,生活越来越干净了,为何过敏反而增多?尹佳:“越干净越好”是个严重误区,这种想法不利于预防过敏。很多人不知道,过敏性疾病有两个明显特点。 首先,它是一种“文明病”。现代生活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消毒剂、清洁剂、染发膏、化妆品等。父母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无菌”的世界,从小注射多种疫苗,稍微发热就用各种抗生素治疗;为防止呼吸道感染,常让孩子在室内活动,很少接触泥土、花草树木等。在过于干净、很少与大自然接触的生活状态下,人体免疫系统没得到足够刺激,因此很难被激活,进而对细菌抵抗力较低,容易过敏。 其次,它是一种“富贵病”。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就有学者说,过敏是种富贵病,是对享受阶层的惩罚。从研究结论上看,过敏在城市的发病率比农村高,长期在室内的人群比爱在室外活动的人群高,收入高的人群比低收入的人群高。食物、药物最易诱发严重过敏 《生命时报》:导致国人过敏的主要过敏原有哪些?尹佳:食物、药物、花粉、尘螨、霉菌、宠物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常见的牛奶、鸡蛋、谷物、牛羊肉、海鲜、水果、坚果、蔬菜等易导致食物过敏,注射青霉素、异种血清等易诱发药物过敏。各类化妆品、染发剂、有机溶剂等也是重要的接触过敏原。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食物是最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原,甚至能快速致命,原因在于,瞬间过激反应可能导致喉头水肿和窒息。花粉、尘螨、霉菌和宠物过敏,多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如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喘息、憋气以及哮喘发作,虽较少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很多哮喘患者无法平卧入睡,有些还需反复住院治疗。《生命时报》: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过敏原有何差异? 尹佳:差异很大,过敏性疾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花生是引起美国过敏性休克的主要食物,但在我国相对较少,我国因某些水果、高蛋白食物或隐性过敏原食物等导致的过敏病例增加明显。从花粉过敏来看,美国以豚草为主,欧洲以牧草为主。我国境内花粉过敏也有明显地域性,内蒙古、黑龙江、陕西、山西等地以蒿草为主,而有些地方则以葎草为主。蒿草和葎草花粉是我国北方人群秋季严重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命时报》:您的团队一直在做过敏性休克的研究,有何发现? 尹佳:在很多发达国家,儿童过敏性休克发病率高于成人,但我们研究发现,我国是成人高于儿童,背后的原因我们正在努力探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比如我们首次报道了我国数例被蜱叮咬后吃红肉,诱发严重过敏的案例,并在《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上发表。此外,还有很多中国独特的食物和调料,成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食物过敏原。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 《生命时报》:治疗过敏主要有哪些方法?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尹佳:治疗上,
第一,找准过敏原最关键。大家有过敏症状的话,最好做过敏原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揪出”过敏原后避免或减少接触。目前,过敏原测试存在一些乱象,建议大家去正规大医院做检测。
第二,进行脱敏治疗。对花粉、霉菌、螨虫、宠物等过敏的人,可进行脱敏治疗,它指的是将过敏物质制成制剂,剂量由少到多,对患者进行多次皮下注射,使机体对该物质产生耐受力。此外,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应随身携带“救命药”,如肾上腺素药物和注射装置。 生活中,建议家长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如条件允许,可以养只小猫、小狗,伴随孩子一起长大。家中最好少用消毒液、清洁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