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回族舞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回族舞分类及特点介绍

回族舞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回族舞分类及特点介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回族舞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回族舞分类及特点介绍

回族舞蹈不仅感人,而且很富有回族生活的真实性,使回族人民的真实生活以及精神面貌得以体现。舞蹈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符合回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因而也得到了全国回族人民的承认。

回族舞蹈产生与发展有着历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作为舞蹈艺术的一种—西域乐舞陆续传入中原。魏晋六朝时,吕光占据凉州得《龟兹乐》。北周突厥族皇后阿史那氏曾带来一批中亚乐舞艺人献于中原。至北朝时西域乐舞较多地传入中原,到隋唐两代则广为传布。《新唐书·回鹊传》内载:“昭武九姓国与回鹊同来。往来京师至千人。”在与中原文化交流中,他们传授了大量的西域乐舞,使中原乐舞受到很大影响。由于中亚各国在唐以后大多改信了伊斯兰教,并成为中国回族先民的主要来源之一,因而这些国家传入中原的民族舞蹈,就不能不成为回族民族舞蹈的源头之一。

据《中国回族简史》介绍:从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中西交通的打开,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人及中亚各国人大量进入中国,他们和唐宋时期由海道进入中国沿海地区(今广州、泉州、杭州、福建等地)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一道,成为了回族较早的先民。此外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还记载了有关西域的乐舞,如《胡腾舞》、《胡旋女》、《剑舞》、《拓技舞》等,在中国颇有影响,很为唐朝人所喜爱。

元代,是回族的主要形成期,元代有专门的回回乐舞机构,由回回人掌管,这说明回族艺术受到元代的重视,可见回族对元代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元末明清之际,回族艺术便开始受到歧视而衰落。而清代的禁律更严。广大回族人民为了寻求生存,不得不“大分散、小集中”与汉族兄弟及其他民族兄弟混居,顽强地生长在祖国的土地上。在文化上代之而起的就是民间武术与花儿曲调的形成和发展。回族在与众多民族的杂居中,为了促进自己的进步,自元代以后大量吸收了汉族的文化,使自己的语言、文化及生活习俗和汉族在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像民间“社火”、传说、歌谣等很大一部分都融合了汉族文化。比如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回族聚集地区的“花儿”等就是典型实例。一些词意纯朴、曲调高亢辽阔的民间歌曲,相当部分是由传统歌舞演变而来的,如“漫花儿”。回族人民往往用“花儿”来倾诉内心的世界,更多用以表达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所以,“花儿”也就逐渐成为回族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形式。

解放后,青海省舞蹈工作者根据“花儿”和青海“八大棍”融合的韵律,创造出了轰动全国舞坛的《花儿与少年》,为回族人民所喜爱,也为发展回族舞蹈作出了典范。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长河纵览"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回族舞蹈不仅感人,而且很富有回族生活的真实性,使回族人民的真实生活以及精神面貌得以体现。舞蹈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符合回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因而也得到了全国回族人民的承认。回族舞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组成部分。表演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独特迥异,由于特定的宗教观念与民族的生活习惯,充分的展现出回族人民新的精神风貌以及纯真、质朴的民族情感。

在歌舞艺术上我国回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民间“花儿”,大都以歌颂爱情为主要内容。在自娱性不特定的场合中,一般由单人或男女合舞为表演形式,舞蹈较为欢快奔放;

二是“宴席曲”,多是男子对舞,是一种边歌边舞的形式。它的特点是有较浓厚的武术风格,动作粗犷、剽悍,潇洒大方;

三是“口弦舞”,也称“坐舞”,多为女性表演,也有男子表演的(宁夏),一女弹口弦,周围一圈静听。有时也有双双对弹或多人对弹的,如“三点水”、“凤凰令”、“盼哥安”等。音乐细腻多变,清脆悦耳,随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模拟性的舞蹈动作,上身随之缓缓摇摆,或轻轻踏步。站立时有时也做一些纤细的动作,主要表现妇女内心喜、怒、哀、乐之情。全国各地区回族妇女均会弹拨(多是老年妇女);

四是《念舞》,也就是“拜舞”,一般以男性为多,也有女性舞的,一般表现在“主麻”日集体“圣纪”中,动作朴实,舒展大方。在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中常可见到,有较为统一的队形;

五是《八大棍》,是用一种花儿曲调伴舞的、棍术多变、腿下均为屈伸步的歌舞形式。宁夏银南地区称“铁环鞭”,多为男性表演。舞时手持短棍在左右肩、小臂、肘、腕及手中敲击,使其发出哗哗响声,节奏较为明快,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尕妹子送哥”主要流传在阜康、吉木萨尔县一带。是以爱情为题材的回族民间歌舞,一般在婚礼或其他喜庆的日子里演出。

歌舞由一男一女(男扮女装)表演。通常回族女子是不允许在分开场合进行演唱或舞蹈的,节目中如有女角均由男子来扮演。舞者自演自唱,没有伴奏。表演者都是当地有名的“唱家子”,是应邀参加或自愿前来助兴的艺人。歌舞的大意是:阿哥要出远门了,尕妹子送了一程又一程,仍然依依不舍。歌词大多以物喻情,通俗易懂,表现了回族青年男女真诚而又储蓄的恋情。

新疆地区的回族与当地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中相互学习、交流,形成了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舞蹈,如摇头耸肩、耸肩拧头挤眼、打响指、单双或双手抚胸行鞠躬礼等。新疆的许多回族民间艺人还经常参加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不仅会唱维吾尔民歌,还会跳维吾尔舞蹈。潜移默化的影响,反映了回族舞蹈中不仅仅是动作上的某些变化和丰富,也增加了热烈豪放的气质。

该舞由女角主跳。男角的动作简练,主要是给女角伴唱,并根据唱词内容做即兴表演,与观众交流。这种表演形式在新疆回族舞蹈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莲花落”,当地回民多称“落莲花”,是回族民间歌舞中舞跳性较强的表演节目。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吉木萨尔县、米泉县等回族聚居区颇为流行,而以米泉县长山子乡、昌吉市榆树沟乡尤甚,是深受回族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之一。

回族的民间歌舞多在远离宗教中心的边远山村活动,其承传形式,只能是艺人们一代代地口传身授。回族老艺人韩生元,祖籍青海,本人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生于新疆呼图壁县,七岁成为孤儿,被一个善唱河州(今甘肃临夏)“花儿”的马姓老人收留,他所表演的莲花落即由马老人处传承而来。另一位回族艺人马成英,祖籍甘肃临洮,是三代相传的花儿世家,他所掌握的莲花落也由其祖辈传承而来。而《莲花落》的曲调与流传在甘肃临夏等地的宴席曲《十绣》十分相似,很显然,《莲花落》曲调是由《十绣》发展演变而来。

“八字大开头”,回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阜康等县市的回族聚居区。多在喜庆之日于室内表演。因该舞上场、退场均迈八字步,又放在喜庆活动的开始表演,故得此名。

八字大开头的表演热烈欢快、滑稽诙谐,放在喜庆活动的开头,可起到调动众人欢快情绪的作用,并含有祝愿凡事都有一个如意开端之意,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

八字大开头是回族艺人赵德仓(生于1940年)的家传,他曾听祖辈讲,该舞最早由“小红拳”演变而来。回族男子普遍尚武,故在男子所表演的民间舞蹈中,融入武术动作技巧,或将武术套路、招式稍加变化运用到民间舞蹈中的现象是较普遍的。

“八大光棍”普流传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阜康等县市的回族聚居区,现已不多见。

据回族老艺人马占吉讲,该舞原流传于青海化隆一带,后随回族移民传入新疆,距今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舞蹈由早年结伙外出谋生的男子在劳动间隙,或夜晚群体就宿时的自娱自乐形式发展而来。因其情感表达的直露,从不在男女老少聚集的婚宴等场合表演。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表演场合不再受任何限制,舞蹈也由侧重自娱发展为侧重表演。

八大光棍的舞蹈结构形式相对稳定,多由八名中青年男子(其中四人扮女)表演。动作整齐划一,构图简练,节奏明快,情感质朴、坦露,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活力,表现了青年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狩猎舞”流传于米泉、阜康县一带。据回族老艺人韩生元(1921年生)、马为良(1925年生)介绍,在少年时期就看到过父辈们表演狩猎舞。而他们的祖辈都是清乾隆年间从甘肃、青海一带迁至新疆屯田的,此舞也随之传来。据此可知,该舞在新疆流传了已有二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