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国家破产之日》,为什么里面男主说如果政府没去找imf,他就要睡大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简单的说如果国家不去找imf ,他就没有机会发这笔大财!他就会一无所有!
一、整体概述
《国家破产之日》又名:分秒必争、国家不渡之日。《国家破产之日》将镜头对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电影一开始展现出一报纸上显示的韩国经济状况和钟表,这凸显出韩国破产前的一周时间的紧迫性,然后整部电影主要围绕金慧秀在片中饰演最早预见破产并开始寻找对策的韩国银行通货政策小组组长韩诗贤,面对复杂的体系和权利关系,她面前的道路可谓困难重重;刘亚仁饰演在危机中逐利的金融才子尹正学;法国影帝文森·卡索将饰演秘密入韩的IMF总裁。表面上是描述韩国遇到金融危机,国家面临破产,然后进行怎样的面对与解决的策略,然而实际上这部电影凸显的是不同阶层、政界和外界势力之间的较量,并没有告知你具体该怎么做,只是一种警告。
二、人物评价
整部电影中的人物演技可以说都演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的感觉就是,自己也进入了那个金融风暴的场景中,其中主角的演技突出,比如:金惠秀饰演的韩诗贤,她把韩国银行政策组组长的尽职尽责、冷静沉着、不畏强权、思路清晰、无可奈何通通都精彩的展现出来,给观众的感觉是对她饰演的人物整体精神和正义观念,让人既佩服又震惊,把那种遇事有担当的职业女性精神给体现出来。刘亚仁饰演的尹正学,是一个金融学才子,剧中特别是他递交辞职信那种信誓旦旦的心理和预测时的信心爆棚、面对怀疑时的抓狂、预测成真时的得意嚣张以及欣喜若狂时的一点冷静与克制演绎的入木三分,这样的演技让人不得不佩服。美国IMF总裁那种乘人之危的表情、动作,又让人觉得他是上帝,只有他才能给韩国带来希望,他把好坏兼容的饰演出来了。正因为有这样敬职敬业的专业演员,把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演得惊心动魄,真实地反映出当时韩国人的心情。
三、剧情简评
韩国的很多电影都是真实事件的改编,比如《熔炉》、《辩护人》、《国家破产之日》等,这样能够真正的反映于生活中,是值得借鉴的,韩国人善于用政治层面的黑暗视角来解读一切大型的危机和灾难,这是一个便于深刻挖掘的优点。就这部电影来说,剧情矛盾并没有与金融危机有很紧密的结合,反而是主要聚焦在不同阶层、政界和外界势力之间的角力上,有一些刻意说教的感觉,只能说是一部韩国式的教育与警告的作品。
影片中对韩国经济危机的起因只对官商勾结、监管不严进行简单分析。镜头指向汇票,汇票质押贷款,从甲厂长为扩大经营而签约开始,汇票不停出现,从资金、喜悦、希望的寄托到最后成为废纸。为了提高利润,企业只好从银行借更多的钱,而银行的外债也很高,这时不少大型企业开始破产倒闭,影片中提到的韩宝集团,受牵连的银行也岌岌可危,金融危机开始降临。其实根据当时韩国的情况分析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金融机构乱放贷,而影片中的官商勾结、监管不严只是原因之一。
面对金融危机,影片中的处理方式有:其一,代表正义的金惠秀将国家面临金融危机,国家即将破产的消息公布与众。这在当时韩国的金融危机并不能这样做的,在这个剧情点缺乏了一点经济常识,因为金融危机最怕恐慌,如果像影片中那样公布国家即将破产,那么所有人都会抛售韩币,汇率一泻千里,情况更不可收拾。其二,接受IMF 的援助,在观众看来IMF 是乘人之危,其实,如果没有IMF的援助,韩国能渡过当时的金融危机吗?返回到1997年经济危机时不只韩国受危机,马来西亚、泰国等很多国家都受到了危机,当时历史记载马来西亚就拒绝了IMF的贷款,但最后让自己走上了闭关锁国之路。所以结合经济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在利益面前是没有好坏的,人都是为了利益而生存的。其三,进行改革,韩国政府开始进行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提高授信限制,让经营不佳的金融机构尽早破产。改革之后,韩国的汇率、利率、外储、外债、股市都回归正常,企业不再依赖银行贷款,而是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募资。
四、总结
经常有人说机遇和挑战是相伴而随的,经过电影反映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经历,对韩国来说真的是金融改革的重大契机,是一次重生的机会,金融危机之前,韩国的金融机构都由政府控制,韩国企业都是资本驱动型,是依靠大量投资来进行竞争。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在面对挑战、危机的时候,一定不慌不乱,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