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概述: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消渴重症可并发多种病证,如白内障、雀目、耳聋、疮疖痈疽、中风偏瘫、水肿等。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尿崩症。
2、病因病机:消渴的病因多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病位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其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消渴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其病理演变过程如下:消渴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化: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二是病久入络,血脉瘀滞;常可并发多种病证,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则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以及血脉瘀滞,痰瘀阻络,脑脉闭阻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
3、诊断依据⑴病史: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庭史可供诊断参考。⑵临床表现:
①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②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
4、辨证论治:消渴的辨证要点有以下三点:⑴辨病位:上消—以肺燥为主,多饮病状较突出;中消—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突出;下消—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突出。
⑵辨标本:消渴的标为燥热,本为阴虚。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之证。
⑶辨本证与并发症:消渴的本症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三多),消瘦(一少)。消渴的治疗原则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主。具体证型分证论治如下:⑴上消肺热津伤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为肺脏燥热、肺失治节所致,治疗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选用消渴方加减:黄连、天花粉、生地、藕汁、人乳汁、姜汁、蜂蜜等。
⑵中消
①胃热炽盛证: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为胃火内炽、胃热消谷、伤津耗液所致,治疗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选用玉女煎加减:石膏、熟地、知母、麦冬、牛膝等。
②中气亏虚证: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而干,脉弱;为中气不足、脾失健运所致,治疗宜益气健脾、生津止渴,方药选用七味白术饮加减:人参、白术、茯苓、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等。
⑶下消
①肾阴亏虚证:尿频量多,浑浊如脂,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肾阴亏虚、肾失固摄所致,治疗宜滋阴固肾,方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等。
②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
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为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所致,治疗宜滋阴温阳、补肾固涩,方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