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针灸之争:中医标准化是实现国际化必由之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事实上,针灸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2003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就致力于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制定一个针灸穴位国际标准。
2006年,中日韩三国针灸学界代表达成一致,即统一参照针灸学的古典著作,以中国“针灸学鼻祖”皇甫谧著作《针灸甲乙经》为基础,制定国际标准。
目前,在361个国际标准穴位中,有359个穴位定位与中国国家标准相同。这标志着中医走向国际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标准之争”?因为标准意味着权威和实力。
中国针灸穴位之所以成为“国际标准”,主要归功于我国有完整的古代典籍和统一的国家标准。
事实证明:中医标准化是实现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占领了国际标准这个制高点,才能振兴和弘扬中医。
中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也是世界医学之林的瑰宝。几千年来,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说,绝大多数中医药理论、诊疗技术等都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资源。
把中医药的潜力挖掘出来,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而且是对世界人民的贡献。
但是,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中医药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就是,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
很多学科的传承仅靠口传心授,门派林立,甚至相互排斥,缺乏统一的“金标准”,因而难以得到世界的公认。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西方的“整脊疗法”诞生于近代,自上世纪70年代后,以“美式整脊疗法”为代表的整脊术主导了世界。
90年代初,世界整脊协会在美国成立。目前,美国从事脊柱矫正的医师达7万多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医正脊理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治疗手法上远远超过了西方的整脊术。尤其是对于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的错位,世界整脊医学至今未能突破,视为禁区,而以刁氏理论为代表的中医正脊法却早已跨越了这一“禁区”。
应该说,在世界整脊界,中医正脊是最具有竞争实力和推广价值的。
不幸的是,由于缺乏国家标准,中医正脊法至今还流落民间,甚至连中医科目都算不上,根本无法站到国际舞台上,更谈不上与西方整脊术一比高低,这不能不说是中医的悲哀。
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中医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7月1日,11项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包括艾灸、头针、耳针、三棱针、拔罐、穴位注射、皮肤针、皮内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以及《耳穴名称与定位》。
此举对于促进针灸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实践证明,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主动。
因此,只有把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用标准固定下来,争取以我为主,制定更多的国际标准,中医才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龙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