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滴血认亲”,到底能认出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要说电视剧常有的戏码,一定少不了“滴血认亲”。
小时候对此深信不疑,有些人甚至可能亲自试过......
古代医学常识和医学技术都不发达,但是古人却有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帮隔壁老王养一个孩子的精神,于是有些人就捣鼓出了“认亲”的方法。
古代认亲方式分“滴骨认亲”和“滴血认亲”。
滴骨认亲:关键不是血,而是骨
滴骨认亲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亡人的骨头上,如果血液能够渗入骨头就说明双方有血缘关系。
早在三国时期,人们开始了滴骨认亲,并且往后很长一段历史中都沿用着这种亲子鉴定方式。
《南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现在看来很狗血的故事。宫中传萧综的不是武帝的儿子,而是东昏侯的儿子。
萧综长大以后很有实验主义风范,先把传闻中的爹——东昏侯的坟墓刨了,将自己的血滴在尸骨中,血立即就渗透了。
萧综有一点点相信自己是东昏侯的儿子了,为了保险起见,萧综又杀害自己的亲儿来做一组对比试验,发现自己的血也能渗透在儿子身上。于是他终于相信了自己是东昏侯的私生子......
接下来是打古人脸的时间。
事实上,无论将人体的骨骼放置于露天还是埋葬在泥土中,时间长了软组织都会渐渐溶解消失只剩一堆白骨。
而白骨的表层容易腐蚀发酥,无论谁的血都能轻易的渗入进去啦~相反如果骨骼结构完整,软组织还未消失时,任是祖宗十八代的血都没有办法渗透......
也就是说,如果坚持“滴骨认亲”的方式,多试几副骸骨......
你就会陷入深深的哲学迷茫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滴血认亲:只能验血型
一碗清水,两滴血,一帮群众。
滴血认亲就可以开始了。只要两滴血液在清水中能够相融,就证明是有血缘关系的,反之就没有。
这种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没有科学依据。
血液中的红细胞的细胞膜非常脆弱。它的细胞壁不够坚固。当人们将血液滴入清水里,
渗透压会让红细胞吸水破裂,所以两滴血表面上看起来都是相融的。
那不用清水,直接把两个人的血滴在一起呢?
实际上,两个人的血液滴在一起能不能够融合,取决于他们的血型。另外,父母和子女的血型对应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比如,父亲是AB型血,母亲是O型血,生出来的小孩血型却将是A或B型,与父母的血型都不同。
如果两滴血可以相融合在一起,那只能说明双方血型相同而已。
全世界几十亿人口,而血型就只有四种,如果就根据血型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有亲子关系,那我们的亲戚也太多了吧,怪不得说“五湖之内皆兄弟”。
结论就是,滴血认“亲”唯一可以测出的结果,就是对方能不能给你输血。
亲子鉴定只“站”DNA
DNA,又称为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只需做十几个DNA位点作检测,就能知晓是否有血缘关系,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如果有3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则可排除亲子关系。
如果你怀疑你的孩子是隔壁老王的,或者怀疑自己是隔壁老王的孩子,唯一的选择是有科学依据的DNA亲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