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军阀一词其实是个现代汉语词汇,在中国古代没有这种说法。军阀最早出现在梁启超的著作中,不过当时用的是“部落”一词,第一个直接使用“军阀”的是著名学者胡适,他在1920年代初期使用了军阀这个词语。后来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文献中也沿袭了胡适的说法,直到今天。
据《辞海》解释,军阀的含义一般是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并以军队控制政权,自成派系的军人或者军人集团。对于军阀的这个定义,美籍历史学家齐锡生先生认为稍显笼统,他认为军阀不仅是一个概念,而且还是一种体制或者体系。它可以指某个握有兵权的独立政治角色,也可以指一个制造战争的罪魁祸首。在齐锡生教授的这个解释中,前者是中性词,不带任何褒贬色彩;后者是贬义词。
抛开古代历史不谈,清末民初以来中国出现了大批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大小军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袁世凯自小站练兵开始,向所练新军灌输愚忠思想,使其称为自己的私人武装。后来袁世凯以北洋军为资本,逼迫清帝退位,从孙中山手里接过中华民国政权,登上了权力最高峰。
有人说袁世凯虽拥兵自重,却未割据一方,不能算是军阀。况且袁在民国是合法的民选总统,更与军阀不沾边。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袁氏之所以当选总统,依靠的是手中的枪杆子;他没有割据一方,但却占有了几乎整个中国,他是民初最大的军阀。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皖系、直系和奉系三大派系,其中皖系军阀首脑是北洋大将段祺瑞;直系军阀首脑先是北洋大将冯国璋,冯死后新直系首领是曹锟和吴佩孚;奉系并不是北洋嫡系,它是由关外的张作霖系统发展起来的,其首脑人物是张作霖。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其子张学良接管了权力,后来东北易帜,接受国民政府领导。
除了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外,当时还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割据力量,他们一般盘踞在一省或数省,属于低一等级的军阀,这些人有张勋、李纯、陆建章、张敬尧、孙传芳等。在这些督军、省长下边,还有更小的军阀,这些镇守使、师长甚至旅长虽然只管辖辖几个十几个县,但都是当地说一不二的土皇帝——这些大小军阀不管有没有正式宣布,从根本上都是独立于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这是军阀的共性。
国民政府成立后,虽然全国名义上统一于国民政府,但很多地方还控制在地方军阀手中,这些地方实际上处于半独立状态。比如山西阎锡山,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西北军冯玉祥,东北军张学良,四川刘湘、杨森、刘文辉,新疆盛世才,山东韩复榘,还有盘踞甘肃、宁夏一带的马家,都属于国民党新军阀。
严格来讲,袁世凯只算是军阀化,而不是军阀。
何为军阀?
在一个完整的国家里,由于中央政府衰弱,无法控制地方,地方武将拥兵自重,不受控制,并拥有地方的人口、税收、行政等权力,比如汉末的州牧。
这里军阀是需要有地盘的。
军阀化的特征有两点
一,手下将领的人事权。
二,自给自足的后勤补给能力。
拥有这两点,就是军阀化军队,而形成军阀,必须要有地盘形成割据。
军阀化的将领跟普通将领的区别就在于这两点。
“军阀”这个词客观来讲是指不用中央税收,而是自己拥有一块地盘,用地方收入甚至外国支持来供养的军队。袁世凯从练新军起就靠清朝中央税收来养兵。所以他的军队是国家军队,不是军阀。
最初清朝指派练新军的也不是他,而是胡燏棻。这个人干不到一年就走了,历史上也没什么影响。袁接过他的职务,一开始就是为清朝练兵。这和曾国蕃,李鸿章完全不同。他们的部队是私人关系拉起来的,自己收税养兵。清朝只给了个名义。因为有这种独立性,所以湘军、淮军具有军阀性。
因为不靠中央的钱,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性。到了后期,曾李身边也都有人推举他们当皇帝,或者当总统。只是这两个人审时度事,认为没有时机才作罢。
在具体练兵过程中,袁世凯会建立一个亲信私人圈子,这在封建社会里不可避免。但即使这些圈内人,他们仍然对中央保持一定的忠诚性。比如在镇压辛亥革命时,冯国璋领兵打败武汉革命军。后来他发现袁在秘密与南方革命党谈判,就上奏清庭,声称如果朝庭有决心,自己可以架空袁,继续镇压叛乱。只是清庭当时已经没人支撑局面才作罢。
等到了袁世凯称帝时,手下段琪瑞、冯国璋等人更是都发表声明反对。这些干将给了袁致命一击。这是袁没有私人地盘的结果。他从头到尾都是用中央财政养的兵。离开北京他就只能隐忍起来。
在民国时代,“军阀”是个贬意的政治词汇,用来讽刺对方不具备国家军队的正当性,是私家军,地方军,比土匪稍高一个层次而已。反之被称为“军阀”的军队,也都不会自称为军阀,而是用“安国军”,“护国军”之类的称号。到了新军阀混战时,双方都称自己为国民革命军,称对方为军阀。
军队本来是属于国家的,不是私人的,但近代中国历史上,曾有一段时期,是武夫当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
军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李鸿章创建淮军时代,再之后是19世纪末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袁世凯能够获得小站练兵的机会,也是因为李鸿章的引荐,而袁世凯把李鸿章治理淮军的那一套,学的有模有样。袁氏头脑灵活,善于笼络人心,在军中大力栽培对自己忠心的将领,如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被称为北洋三杰,也是投奔袁的麾下,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在经过袁的几年苦心经营之后,他成功的把国家筹建的一支北洋新式陆军,逐渐发展为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从此以后,军队只听命于袁世凯,不知有朝廷。袁世凯在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作为,对袁世凯的历史评价,不能完全局限在军阀的角度,但他对近代军阀的产生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后来武昌起义爆发以后,清廷派陆军大臣荫昌指挥北洋军镇压南方革命军,但是,这个满清贵族子弟压根指挥不动北洋军,最后,还是请已被靠边站的袁世凯出山,主持大局。纵观袁氏的政治生涯,小站练兵,是关键的转折点,这是他起家的政治资本,在之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利用手中的军权和政治手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逐渐走向权力舞台中央。
1912年,袁世凯在宣统退位之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时权倾天下。当初小站练兵的部下,也跟着鸡犬升天,个个成为手握军权,镇守一方的实力派,袁世凯这个时候充当的是北洋军事集团的大家长,有他在,北洋军阀统治内部维持着表面的团结,后来袁病死之后,北洋军阀统治集团开始出现公开分裂,形成皖系、直系、奉系等各个政治派系,由于各个派系手握自己的军队和地盘,为了争夺最高领导权和各自政治利益,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发生内讧,爆发战争。
军阀之间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动用武力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一切矛盾冲突,完全不顾国家的社会民生发展,把原本属于国家的,用来保家卫国的军队当作维持自己军人政治的统治工具,排斥文人,以暴制暴,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
回顾中国历史,唐朝的衰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内轻外重,君弱臣强,地方节度使权势过大,最终造成唐朝后期的国家分裂割据。因此,从古代到近代,我们需要吸取这样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