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未富先老?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未富先老”是一些专家在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发布后提出的新命题,旨在向全社会提出我国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必须对人口老龄化做好思想、理论、舆论准备,物质准备,制度准备,人才准备和健康等各种准备,居安思危,有备才能无患。
“未富先老”是中国老龄化的特点。
一般情况是,低收入国家大多是高生育、低寿命。国内外数据显示,我国当时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50美元,低于同时期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而生育率已下降到较低水平,平均寿命比他们都高出很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情况偏离第三世界国家收入水平与生育、寿命水平的相关曲线很远。因此,外国学者都惊叹中国生育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指死亡率下降),将之视为人类奇迹,并提出中国在低收入下老龄化必然加速的论断。在那个阶段,中国国情是典型的 未富先老~~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老 龄化问题的本质同样是发展问题。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了快速 发展时期,老龄化形势复杂严峻,从 城市到农村老龄人口在生活上存在着 一些困难和问题。
第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尚 不健全、不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极不均衡,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 覆盖面很窄,不仅农村,连城镇很多 灵活就业人员也未纳入养老社会保障 的范围。
第二,为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尚待 大力发展。老龄人口在居家养老、社 会养老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老年人 看病难、照料难、托养难等问题颇为 突出。目前,我国养老院、老年公寓等 一时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绝大多数老人 尚不可能依靠社会解决养老送终问题。
第三,农村老龄人口存在的困难 尤为突出。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老龄 人口,存在失能、病痛、贫困、空巢 等实际特殊困难。再加以农村中还有 大量痴呆老人、残疾老人,尤其需要 关爱照顾。
第四,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存 在诸多问题。老年人大多与现代精神 文化生活疏离,难以分享社会精神文 化生活发展成果。无论城乡,在子孙 忙于生计、学业之时,老人们经常孤 身面壁,生活单调寂寞,特别是空巢 家庭,精神无所寄托。经济困难的家庭, 老人甚至无阅报读书之条件,更遑论 参与现代精神文化生活。苦闷之余, 老病缠身,倘再逢不愉快的家务纷争、 儿孙不孝等情况,更难承受与排解。 这是造成一些老人自杀的原因。
由于改革与发展的阶段被极大的压缩,我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鲜明的“未富先老”特点。所谓未富先老,是与已经走过人口转变历程的发达国家进行对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总量”未富而老龄化先至;另一方面,“人口红利”未至而老龄化先至。从经济总量来看,我国开始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仅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在同一阶段人均GDP可达5000~10000美元。[16]而彼时人均GDP的世界排名,中国也仅仅在一百名之外。与快速到来的老龄化进程对应的,是薄弱的经济实力以及不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所有这些都给积极应对老龄化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此外,从劳动力结构来讲,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时,也面临着人口红利衰减、养老资源不足等情况。[17]人口老龄化不仅会降低储蓄率,也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作用。人口老龄化的过早到来,削减了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同时也提高了老年抚养比的比重。这种双重作用,使得人口老龄化对于就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