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婴幼儿腹泻

病情分析:

消化系统因素:

小儿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道粘膜薄弱,血管丰富,易受物理,化学因素和微生物的伤害;

各种消化腺发育不完善,分泌能力差,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少,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差,对食物的耐受能力也差.当喂食过多或食物品种突然变化,就会出现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胃酸分泌量少,胃酸度低,胃蠕动比成人又快,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所以对食物进入胃内的致病菌的杀灭能力差,这些微生物进入肠道就会引起肠炎.

生长发育因素:小儿生长发育快,基础代谢旺盛,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所需热能和水分大约是成人的3-4倍,所以对食物的需求量相对大,胃肠负担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超负荷,一旦喂养不当,就易出现腹泻.

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人体肠道是由大量非致病性细菌,以厌氧菌为主,这些细菌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乳酸,能抑制病原体.正常菌群的存在还能帮助食物消化和合成一些维生素.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形成,婴幼儿菌群易失调,尤其是滥用抗生素以后,正常菌群破坏,致病菌就趁虚而入,引起肠道感染.

(2)全身因素:

大脑皮质的调节能力未成熟:婴幼儿大脑皮质调节能力差,皮质中枢极不稳定.各系统和各器官之间的内分泌体液调节也不完善,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一旦环境突然变化如受凉,受热,喂养不当和致病微生物侵袭,均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免疫能力差:婴幼儿缺乏免疫球蛋白的物质,抗感染能力差;而母乳中含有免疫因子,能抗肠道感染的作用,故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比人工喂养小儿肠炎发病率低;

婴幼儿胃肠道内分泌性抗体免疫球蛋白A和调理素也不足,因而病原体容易在肠粘膜上附着和植入,也不能阻止病原微生物及显化微生物对组织的穿透和中和毒素.

人工喂养易患肠炎:乳制品的质和量有问题,如量的多少掌握不好,水和乳的比例不当,辅食添加的过多,过快;

喂养不按时,过早喂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或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引起腹泻;喂养用具的污染,手及玩具等传播均可引起腹泻.

指导意见:

.饮食疗法 开始时给消化道以适当休息.轻,中型患儿减食至平时半量左右4~6小时;

重型者6~12小时.减食期间液体补充:轻,中型患儿配制“初液盐”口服.病毒性肠炎由于葡萄糖促进的钠运转障碍,口服葡萄糖液浓度不宜超过2%,钠浓度不超过50mmol/L;重型者应静脉输液.恢复饮食时,人乳喂养儿应减产每次哺乳时间;

人工喂养儿可从米汤,稀藕粉或稀释的牛乳(或酸奶)开始,奶量和所加蔗糖都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步增加.除食欲不振和严重呕吐外,加乳无须顾虑,因腹泻后患儿体内营养大量消耗,增加食物后虽大便次数可增加,但肠道吸收与食入量成正比.禁食过久或热量增加过缓都可导致营养不良.一般应于治疗48小时后给以足够热量,5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