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但由于体液中HCV含量较少,且为RN病毒,外界抵抗力较低,其传播方式较乙型肝炎局限,传染力也较乙肝病毒为弱。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
(1)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输血后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
随着筛查方法的改善,此传播方式已得到明显控制,但抗HCV阴性的HCV携带供血员尚不能筛除,输血仍有传播丙型肝炎的可能,特别是反复输血、血制品者。
(2)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国内报道80%以上静脉毒瘾者为抗HCV阳性。血液透析者及骨髓移植者亦是高危人群。
(3)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散发的HCV感染者中约40%无明显的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史,称为社区获得性,其中的大部分由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4)性传播:性接触传播不容忽视。
(5)母婴传播:母亲为HCV感染者的婴儿,感染HCV的几率约10%。
(6)其他:清毒操作不严格的拔牙、刺青、打耳洞、修面及扦脚等。 丙肝传播途径 治疗丙肝,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
一、误认为没有症状就不要紧很多人以为,丙肝像乙肝一样,感染后如果没有症状,就是病毒健康携带者,不需要进行治疗。
正因为丙肝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在很长时间内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悄悄持续着,直至肝脏出现硬化或恶变成肝癌后才出现相关症状。因而,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丙肝不存在病毒健康携带者,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 误区
二、误认为丙肝无法治愈乙肝至今尚无法根治,丙肝则不同,如果能早发现、早进行抗病毒治疗,70%的患者可以彻底治愈。 误区
三、盲目服用保肝、降转氨酶药物 很多丙肝患者受虚假医药广告误导,花了大量的钱吃保肝、降转氨酶药品、保健品,均不见效。
实际上,治疗丙肝应首先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尽早抑制并清除丙肝病毒,阻止病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长效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使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误区
四、误以为只要转氨酶恢复正常,就无须继续治疗 转氨酶恢复正常并不表明体内的丙肝病毒已经彻底清除,一定要继续坚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一般来说,1型丙肝患者至少需要治疗1年,2型、3型丙肝患者至少需要治疗半年。
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输血、输血浆或血制品以及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
接受过输血,做过血液透析、器官移植,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等,与丙肝患者共用过剃须刀、牙刷,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曾经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皮肤粘膜损伤的人和接触血液的检验人员,都是丙肝高危人群。
丙肝高危人群应及早做丙肝检测。
丙肝的治疗已纳入医疗保险,可使更多已经确诊的丙肝患者有机会得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