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的“眼睛”输在起跑线上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父母的希望。每个家庭都希望拥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并给予他最好的教育。
因此许多家庭建立起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
然而有些孩子自出生后,他们的“眼睛” 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门诊,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就诊,紧张地对大夫说:“幼儿园老师说孩子视力不合格,要到医院检查”。
而经过我们医生的详细检查,得出的诊断是孩子患有弱视,也叫"lazy eye”(懒眼症) 。什么是懒眼症?
“懒” 从字面上解释,意思是“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那么眼睛的主要 工作是看东西,如果,眼睛”懒"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当然是视力低于正常了。
弱视是怎么形成的呢?弱视其实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哪些阶段是视觉发育期呢? 一般认为儿童在12岁左右视觉功能发育成熟,3岁以前视觉发育最为重要,称为关键期,3~-10岁为敏感期。之所以称之为关键期和敏感期,是因为在这两个时期中视觉的发育有很大的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大,关键期的可塑性要比敏感期大,-但视觉发育成熟,就无可塑性可谈了。
3岁以前,因双眼视觉功能还未发育完全,外界不良因素极易影响到双眼视觉功能的形成,而使双眼视觉功能的发育受到障碍,但如果能及时发现原因,并给予纠正,就能使双眼单视功能重新得以形成,受损害的视觉发育也能恢复。
在3~-10岁期间,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虽然已经建立,但仍未完善,此时如果发现不良因素,影响到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并及时给予纠正,双眼单视功能仍能建立,甚至完全发育正常,但不会像在3岁之前治疗时恢复得那么快,效果那么好了,但如果过了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才发现问题或进行治疗,此时再想恢复视力,重建双眼视功能就相当困难了。
造成弱视的原因是什么呢?
临床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度数相差悬殊)、斜视性弱视、 行觉剥夺性弱视(例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上睑 下垂等)。
什么样的标准确定为弱视呢?
原来的弱视诊断标准是根据1996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规定的:凡眼部无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弓|起的远视力≤0.8不能矫正者均被定义为弱视。
2010 年弱视诊断标准被重新定义为: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的年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
什么是相应年龄的视力呢?
-般来说: 3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4-5岁为0.6, 6-7岁为0.7, 7岁以上为0.8。患了弱视怎么治疗呢?原则就是让:尽早让“懒眼”变成“ 勤快眼”。
目前儿童弱视治疗方法包括屈光不正的矫正(佩戴合适的眼镜,角膜接触镜等)、遮盖(视力好的眼睛)治疗、压抑(视力好的眼睛)治疗、药物治疗、 综合治疗及手术(矫正斜视,上睑下垂,去除白内障)治疗等。
聪明的家长们,尽早教会孩子检查视力, 是你必须做的工作。
如果你发现孩子视力达不到相应年龄孩子的视力,千万不能马虎大意,一定带孩子来医院检查,医生会给孩子最及时的治疗。
不要因为你的疏忽,而让孩子的“眼睛”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