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办阶级”指的是什么,为何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文章引言:
“买办阶级”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词,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代表人物有哪些,很多人都一知半解,小编今天给大家详细的解说一下。
十九世纪末期,外国帝国主义逐步的入侵中国,让中国的资本主义得到了急速的发展,从而让中国也出现了资产阶级。
这个时候,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买办阶级,一种是民族资产阶级。
所谓的“买办阶级”,就是为帝国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服务,被圈养的阶级。
买办阶级,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特有产物,外国资本主义为侵略中国,专门制定了买办制度,从而形成买办资本,出现了“买办阶级”。
鸦片战争之前,大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了行商专司管理,经营对外贸易,专门负责招待外国商人,并专门为其配置一些办理运输,伙食,出纳,处理杂物的人员。
这些人员,被称之为“采买者”,这些人就是买办阶级的雏形。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废除了中国的商行独揽对外贸易的规定,也就是说公行制度被取消,可是“买办”这一个形式,并没有被废除。
为了更好的侵略中国,于是他们在中国人中,收买一群人,专门为其服务。很明显,从这个时候开始“买办”人员,只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圈养的奴才而已。
随着侵略步伐的加大,充当“职业买办”的人逐渐增多,“买办”成为一个通用的名称,专指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
“买办阶级”为何如此盛行?
在旧中国,中外通商,完全处于不对等的地位。
帝国主义资本,面对落后的封建主义,想要进行全面的侵略,除了武力之外,还要采取一些欺骗的手段,获取最大的利益。
因此“以华制华”的政策,成为最优的办法。
他们利用一些中国人,充当代理,可以缓和、排除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逐步的破坏中国的经济结构,将势力渗透到农村之中,都必须借助“买办”来完成。
从这个方面来看,“买办制度”形成,是帝国主义“以华制华”制度的产物。
帝国主义,通过买办制度,只要付出极小的代价,利用少数的中国人为其服务,在中国推销大量的廉价商品,搜刮资源、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将大量的财富聚集起来。
付出的代价,也只是用一些残羹冷炙,来圈养“买办”奴才而已。
通过“买办制度”,帝国主义在不平等条约之中,获得了很多特殊的权力,比如在中国的买地权、采矿权、甚至最后将其推行到中国的各个基层,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从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买办。
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中国“买办阶级”正式的形成。
值得一说的是,1840-1894年,短短的五十年间,中国的买办阶级,收入就高达4亿两白银,这个数目在当时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收入。
买办阶级,将这笔钱,除了用于挥霍之外,该广泛的投资与商铺,钱庄、房地产,这就为买办阶级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大清灭亡、北洋政府灭亡之后,买办阶级通过各种买办活动,增强经济实力,发展商业,经一步加强金融资本。另一个方面,他们已经不满足金钱的欲望,开始逐渐向政权进行渗透。
到这个时期,买办阶级,已经懂得如何把政治变成经济,有将经济变成政治。
1919年之时,中国的外商企业已经达到了8000多家,他们大多数都是通过中国商人,建立一些包办、包买机构。
为了金融资本的需要,帝国主义还利用买办阶级,一起成立一个金融控制网,鸦片战争之后,成立的众多的银行。
帝国主义的特权,在买办的帮助之下,逐渐垄断了中国的国际汇兑业务,也控制着中国的对外贸易、货币的发行,也就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
在当时,中国存在三个巨大的买办财阀,上海江浙财团,天津华北财团,广州华南财团。
文章总结:
帝国主义控制中国,买办阶级的作用居功至伟。他们帮助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又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勾结一些官僚军法势力,破坏中国人民革命,从本质上来讲,买办阶级的活动是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步伐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