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说课稿

说课稿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上的天平游戏是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91页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方程。

3、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简单的方程。

  下面将我本节课的设计程序进行说明:

第一个环节:我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边都加上相同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接着让学生推测如果在天平两边同时去掉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学生推测以后,然后通过天平去验证学生的推测,由此得出结论,“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第二个环节:利用等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本节课只用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并且只要求解简单的方程,但解复杂的方程时用等式性质进行解方程就比较麻烦。我们组在备课时考虑到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做铺垫。本节课把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也要讲到。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解方程不做要求,但一定要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还有在解方程时要强调解方程的格式。但在讲课时发现学生书写习惯还是有点不熟悉,可能是刚接触到解方程,也有可能是强调的不够。

第三个环节:通过一组练习题讲解检验方程的方法、方程解和解方程。可能大家在这里有点疑惑为什么要把检验方程放到练习题当中,刚开始我也是把检验方程设计到解方程这一环节,但后来吴老师建议我把这部分放在后面,因为这样使重点就分散了,这样学生也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最后,加了一道提高题。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拓展,也使整节课有层次。但我在最后一题讲解的不够透彻。

本节课上下来看还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说在讲解方程X+8=10利用等式性质解的时候,两边都减去8,没讲为什么要减8,能不能在两边都减2或其他数,没讲到。备课时考虑学生不够。再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更快成长起来。

【说教材】

1、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⑴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

①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

②风格流派、文体。

③名句填空。

④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

⑤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⑵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2、这首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苏轼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苏轼,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文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

3、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⑴背诵本词。

⑵熟记作家作品地位及并称。

⑶把握豪放词的意境及特点。

⑷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

【说教法】

1、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登山观海的经历,如不引导,很难体会苏轼面对滚滚大江,想起历史上无数的英雄,看到赤壁形胜,想起潇洒多谋的周瑜,感叹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但苏轼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隐,他的性格更倾向于陶渊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迈。

2、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更能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如“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人道是”,我安排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正体现了上述认识和想法。

【说教学过程】

1、在导课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分打下基础。

2、在作者简介中,介绍得稍多了一点,有些内容似乎与本课内容联系不大,原想舍去,例如对苏轼在文、词、诗、书画并称方面的介绍,但又想到高考要考,所以就罗嗦讲了。学生虽然在小学初中学过苏轼的诗词,对苏轼有一定的了解,但越是熟悉的,越容易记不清楚,所以在这多讲了一点,算是对苏轼一个简单的小结,这样在讲三册24课《赤壁赋》时就可以让学生来介绍苏轼,加以强化。我想如能在适合的篇目中对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小结,平时就以全局观念注意点滴积累,就可以减轻学生高三复习的压力。这一点属于个人一点想法,希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3、在背景介绍中,我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介绍乌台诗案,讲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和本词有关的事实背景;另一方面对苏轼的胸襟性格做简单评价,便于学生把握词风和词人。

4、范读正音: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这是一首豪放词,应读得铿锵有力。

至于将字词板书,我个人认为在高中教学中依然必要,字词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部分,传统教学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相反,近年来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对字词教学有点忽视。平时时间充足时,我会在一单元学完后叫学生听写字词并注音,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以为是小学生的事,慢慢地倒引起了重视。

5、赏析部分:

一是把握对字词的赏析;二是把握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三是对一些艺术手法赏析穿插其中;四是由于诗词跳跃性大,而我们的学生史学知识欠缺,所以我在讲述时补充了一些史学知识,这似乎把语文课讲成了历史,也不知得当与否,算是一种尝试,还望各位前辈提出批评意见。

6、至于延伸比较部分,以柳词和苏词为例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词风,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在这一部分有些地方总结得不是很恰当,例如,把“壮志难酬之恨”说城是一种“悲愤”,“悲愤”一词明知用得不是很合适,但一时又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替换,显得勉强和别扭。

【说板书及作业】

1、板书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本来还安排尽可能课堂背诵,时间来不及没有进行。

2、作业为背诵体会和自学《江成子》,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风格,这样在指导检查作业时可以强调评价和鉴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我们所强调的风格流派不过是就其主要成就或主要方面来谈,不能一概而谈。

自己的缺点有时是自己清楚的,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背面,旁观者更清楚,所以希望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畅所欲言,给我们年轻人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会!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流动的组织——血液》,我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解说。

一、课程目标与理念: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

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学生在学习了人的营养和呼吸之后,顺理成章的就要学习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二、说教材分析:

立足于学生学习了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得的营养物质,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必须依靠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才能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而运输是靠血液的流动来实现的。

本节课是本章的基础,同时为后面学习血液循环做了铺垫,起着

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思路及体例特点: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问题——探究”模式,引导学生进行

分组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察血液分层实验,了解血液组成,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的思路编排。

教材内容由已知到未知,由形象到抽象,新旧知识结合,知识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

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某些病症的分析 ,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师:⑴课前准备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静置数小时,留待上课

观察(可选)制作有关血液的课件.

⑵准备显微镜及人血永久涂片.

⑶收集几份血常规化验单,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学生: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预习课本相关知识。

课时分配:一课时

四、说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循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血液在循环系统内怎样流动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

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抽象思维能力也大大增强,但仍不完善,需要在教师主导下的定向教学活动。

五、说教法学法:

血液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学生熟悉血液,是因为每个学

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和验血的经历,对血液的颜色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还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和广播中获取有关血液的信息;说学生对血液陌生,是因为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视频录像、图片及FLASH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实验法:

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和一些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自主探究法

5、资料分析法

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因此,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关于血浆,教师只需做简单的介绍。需要指出的是,水占了整个血浆的绝大部分,这既与血浆的功能密切相关又可以为后面介绍无偿鲜血作铺垫。关于血细胞,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然后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学习,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开动脑筋和主动求知的学习热情。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介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时,应该特别注意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相联系,如贫血、发生物观察人血涂片炎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首先,播放有关血液循环的视频录像,利用有声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所学内容初步感知。紧接着教师通过提问,温故引新,导出章节标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前收集的血液化验单,通过讨论尝试说出对化验单的初步解读(教师注意用幻灯片突出显示需要学生注意的部分——RBC、WBC、PLT、Hb,并对缩写字母略作解释,从而深入双语教学的成分)。

2、推进新课

(1)观察血液分层现象(指导学生对“血液分层现象”的观察,使得学生对血液成分有了直观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用课前准备好的新鲜鸡血代替书上的血图片(更直观,不照搬教材)

设问:样品分为几层,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样品血分几层?各层是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血液的什么成分?(不要求学生立即给出给出正确答案,教师可适时予以点评)

一、自主学习:(画龙点睛)

1.血液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血液分层后,____ 在下层,呈现红色, _____ 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现白色。

3.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_____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4.白细胞_____细胞核,比红细胞_____ ,但数量少。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能穿过毛细血管,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______、________。

5.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 _____ 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与血液 _______有关的物质,形成______堵塞伤口而止血。

6.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_____ ,WBC表示_____ ,

Hb表示_____ ,PLT表示_____ 。

(2)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通过血液分层现象观察到的最上层过渡,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血浆成分示意图,并提问:血浆包括哪些成分?请推断血浆的功能(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合作探究一:(窃窃私语)

人体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

成分?通常用何方法补充丢失的成分?

(3)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

教师进行思路引导:血液的其他组成部分又分别起什么作用?血细胞很“微小”,用什么来“明察秋毫”?(学生表达出“显微镜”一词),简单回顾显微镜使用步骤后,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自主学习、局部合作的精神)。实验结束后,学生描述观

察结果(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人血涂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明辨红细胞和白细胞,并解释血小板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的原因)

(4)红细胞

展示电镜下的红细胞图片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应内容,找出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之后通过发问:“红细胞为什么能运输氧?”引导学生描述血红蛋白的特性。

(观察动脑)右图是被放置在空气中几分钟的血细胞图,为什么它上面颜色要比下面红?这说明血红蛋白(Hb)有什么特性? 合作探究二:(你来当医生)

小红和她妈妈面色苍白,头晕无力,医生说是贫血,但小红是铁血红蛋白含量少,她妈妈是红细胞数量减少;请你分析一下,什么是贫血?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什么?请给出合理的建议。(集思广益)

(5)白细胞

合作探究三:(请你动脑)

当我们身体某处受伤后,受伤部位周围会出现红肿(发炎)现象,过一段时间之后,红肿可能会自动消失,这是什么原因呢?你能想象出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吗?(众人拾柴)

播放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视频录像,引导学生归纳出白细胞的特点和功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抽象的生理过程)

(6)血小板

合作探究三:(各抒己见)

幻灯片显示思考题:当皮肤划破流血之后,一会儿血就会自然止住,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会初步说出与血小板有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本相应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血小板的特点和功能。

在血常规检验中,如果一位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偏少,一旦出血后,会有什么状况发生?如果过多呢?

(7)实践运用:(学会看并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课前给同学们出示了一张病人血常规化验单,现在请你们帮他解读一下,你认为他可能患了什么病?

(8)点击会考,提升能力。(慧眼识珠)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时,看到的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

A.上皮细胞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2、.具有吞噬细菌功能的血细胞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3、下列含有血红蛋白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4、血液的成分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三、拓展延伸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教师从地理环境和红细胞功能方面适当引导(即学即练,即学即用)

@、同学不幸得了白血病,请你查一查白血病是一种什么病?如何治疗?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你该如何做呢?

四、畅谈收获(本科知识123)教师引导学生绘制血细胞的概念图,并适时予以引导(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1、人体中有一种流动的组织--------血液;

2、血液有两大部分(血浆和血细胞);

3、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3、及时评价(评出本节课的展示之星,优秀小组)

4、板书设计

教学中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同时解决进行多媒体教学不便于学生笔记的难题。

附: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教学注重了新课的导入和教学情景的创设。本人采用了温故“引”新法,巧妙导入了章节标题。而视频的观看和化验单的观察,更是让学生对血液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去遇见“困难”、碰到“问题”,才能“触景生情”,进而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其次,结合了多媒体关于吞噬的话语的优势和生物学的实践本性。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是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但多媒体只是工具而不是内容,再完善的多媒体课件也替代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本节课将教材资料分析中的血液分层现象改为演示实验的内容,使学生对血液的成分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又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亲自观察人血涂片标本,使其对血细胞的成分和特点有了深入的认识。在两个实验的基础上,我还通过FLASH和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的理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教学重点与难点。

再次,“学以致用”,让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重新解读化验单和“争当小教练”两个课堂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体现了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激发了学习兴趣。

最后,利用概念图总结本节内容。概念图是在新课改后引入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而又简洁的理清某一章节的知识体系,它的构建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再学习、再理解和升华的过程。在高中教学中,概念图已广泛使用,但由于初中生认知水平所限,初中生物教学还很少使用概念图。本节课让学生尝试画出概念图,总结血液的成分及功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算是创新之所在吧。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24页《倒数》。

2、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倒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观察乘积是1的几组数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倒数,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因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就是归结为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这部分内容是分数除法计算的关键,它沟通了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2、过程与方法: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大家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同学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

倒数的引入是为分数除法作准备的,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求一个数(包括分数、小数、自然数等)的倒数的法,教学的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尤其是互为倒数的两个数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 说教法:

倒数的学习适合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发现乘法算式的特点到从特点出发认识倒数的意义,再从倒数的意义到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三、 说学法:

1、观察、比较的方法。

倒数的意义是从几组乘积是1的算式引入的,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比较这几组算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倒数的意义的理解和识记。

2、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本课的部分教学环节的实施采用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相互交流的方式,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自学尝试的方法。

在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的学习中,指导学生自学和尝试性的解答,最后

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本,进行比较,促使学生仔细认真阅读课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说设计理念:

1、教学设计依据“一线四环,以练为线”的教学模式思路进行设计,即:训练发现—训练探索-训练达标-训练发展。应用该模式突出数学教学应“以训练为主”的指导思想,贯彻了“没有训练就没有技能”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体现了该模式的基本特点,强化训练意识,精心设计了训练的方式、方法与程序,保证训练的实效,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三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训练为主”自不待言,要达到“训练”的目的,“练”的主人当然是学生而不是老师,“练”为“主”,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积习,充分体现了“三为主”的教学思想。

3、真正体现了数学课的学科特点。数学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要熟练使用之,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而技能非训练不能掌握之。所以,以练为主,开展扎实、有效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形成数学基本技能,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正是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真正体现。

五、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训练发现。

1、欣赏倒影,渗透倒数特点。

2、揭示课题。

3、在训练中发现倒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训练探索。

1、自主学习。

2、展示成果。

3、交流小结。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训练达标。

1、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连线。

2、判断对错。

3、比较大小。

4、猜 一猜、算一算。

5、找规律。

六、课堂小结、强调重点、训练发展。

1、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教师小结,强调重点。

3、布置作业。

4、课后拓展。

板书展示了倒数的意义和特点,简介明了,突出重难点。

《托起草原》是一篇语言优美、景物描写极具画面感的抒情散文,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展现了“天下最美”的'呼伦贝尔草原,思路清晰,结构明了;同时本文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中的第四课,是一篇选读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义。散文的学习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学习,它需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互动因素,共同完成对散文语言、写作技巧的品鉴和对主题的理解。学生通过前三篇课文的讲解和学习,已掌握散文赏读的一些方法、技巧,因此本文的学习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些方法和技巧,加强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把握,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基于以上因素,确定教学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积累基础的字词、句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②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明确这篇散文的抒情技巧。

(二)能力目标:

③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揣摩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情感目标:

④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明确这篇散文的抒情技巧。教学难点是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1.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失利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偏差,而且程度参差不齐。

2.通过前三篇课文的讲解,学生已具备散文欣赏的一定方法和技巧。

3.作为高一幼师专业的学生,好讨论好争辩。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已形成了小组讨论、分析的习惯。

三.教法与学法。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既然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而新课程理念同样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文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讨论法和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讨论法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个别讨论、小组讨论、师生对谈等。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四、课堂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还未完全回到课堂,因此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我以课间播放《我和草原有个约会》这首歌作为切入点,引出学生熟知的凤凰传奇组合中的女歌手杨魏玲花来自内蒙古,她用歌声唱出对家乡的热爱,趁机提问学生:对于草原有怎样的印象。接着,我又简要说明自己对于草原的印象,以及对于草原的憧憬都源于那首北朝民歌《敕剌歌》,这样既复习巩固了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又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简单介绍作者,引出本文的课题。(时间为3分钟)

(二)具体讲解课文

在创设情境之后,又结合课件中的图片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草原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这里主要是以:问题导入,以导为主,读议结合的方法,具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的问题。

1、课文开头说:“天下最美的草原在呼伦贝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呼伦贝尔草原的“最美”?

2、文章第2、3、6自然段所写内容与第4、5自然段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第一个问题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目的在于让学生快速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可稍加分析草原“诗画般”的自然风光,以及草原深厚的文化内涵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搭建知识的台阶;为突破文章难点作准备。

在教法上,第一个问题由学生稍作思考即回答;第二个问题让学生稍作讨论后回答,回答过程中,实现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多元互动、教学相长。这部分以师生互动品读为主。(此阶段时间为12分钟左右)

第二步,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要求理解文题中的“托起”的含义。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引导,为什么用托,而不是其他表示动作的词,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让学生理解作者对于草原的深厚感情,对草原风物的爱,对草原文化的爱。

课文分析到这里,教师作一个简短的小结,把课文的重点:课文思路、文章思想内容作一个简单的概括,为突破难点做准备。随即转入下一个主要内容,散文学习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并以此作一个过渡。(“托起”分析抄录需5分钟,小结过渡为2分钟)

第三步,品味语言,渗透情感;突破难点,学会质疑。

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3分钟后,教师抽取若干小组代表,通过诵读法,讨论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因为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讲解中已涉及散文语言的品读,学生对于从修辞、句式中来体味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已能基本掌握,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一些重点语句的品鉴上,如本文的10、11自然段,“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草原,植根在草原,生长在草原,繁荣在草原。”“没有传统,就没有祖先;没有祖先,就没有价值”。从品语言的角度,来体味语言的哲思美,同时也让学生在品味评语言中再次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即作者对草原传统文化的热爱、希望能保留传承草原文化的心情。本文的难点在此再做突破。(小组讨论评析共需10-12分钟)

如果品读到此结束,未免有些浅显,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想能力的培养。因为给文章选美,尤其是美文,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无论如何也能找出几个美点来,所以有时教师应设计出一两个“出其意料“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当学生都在品鉴语言这好那好的时候,我问学生,这篇文章,选入教材时作了一定的删改,使其尽善尽美,那么这篇文章的语言还有缺点吗?

这就给了学生一个出其不意,虽然对于习惯了小学、初中灌输式教学的学生来说,有些突然,有些困难,但是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说“不”。

我把我认为有疑问的两个句子出示:

A句:“这样的草原,只会产生站着的强者与倒下去的死者,而不会产生庸者。”

B句:“这条历经中原十几个王朝修建的厚厚城墙,阻断不了来自草原急风骤雨般的马蹄声,两种文明在此进行血与火的碰撞与交融。”

让学生以修改句子的练习,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习惯发表“不同”的声音。(练习、讲解为5分钟)

到此为止,文章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已得到了解决。再接下来就是要巩固这种认知。于是我把最后一个问题抛给学生。“学习本文,唤起了我们对草原怎样的感情?对于这样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该怎样对待?(此处讨论为3分钟)既是讨论,也是一份文字作业,提倡、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有创新,答案不要求完全一致。

从草原开始到草原结束,从认知到情感,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在能力目标中渗透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这样的一堂课后,加深对草原自然风光的印象,巩固对草原丰富人文内涵的认知。

板书:

托起草原

潘岳

夏季的草原 草原的酒

草原的林

草原的花 草原的歌

草原 文化(只有)

自然——————————————人文

传统 传承(价值)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运用印染和绘画的方式表现故事小土坑的有趣情节。

2、喜欢印染绘画,体验倒影带来的惊喜。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白纸、炫彩棒、盆子、刷子、清水。

经验准备:图形组合表现正面直立常见动物造型的经验;熟悉绘本故事《小土坑》。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小土坑》导入。

师:大家还记得《小土坑》的故事吗?(师出示图片)看,今天谁来了?

——母鸡、公鸡、大肥猪、小山羊、老黄牛。

二、小土坑。

1、绘画动物。

师:今天,四个小动物都来到了小土坑旁边,它们发现还缺了个小伙伴,是谁呀?(小猪)“别急别急,我来了。”是白猪还是黑猪呀?小白猪我们就用淡一点的颜色。师根据幼儿讲述即兴绘画小肥猪。

画小猪:小猪胖胖的头,尖尖的耳朵,圆圆的鼻子,小猪的眼睛小小的,比牛的眼睛小,胖胖的身体,细细的尾巴卷起来。

装饰小猪:小猪喜欢吃什么水果?那我们把红红的苹果画在小猪身上,画上咖啡色的柄。脸、耳朵、身体也打扮得漂亮一点。

2、有趣的倒影。

师:打扮好了吗?虽然我是最后一个来,但我离小土坑最近。小猪来到小土坑边,哗啦啦,下雨了。小雨落下来,小土坑里面积水了(哦,水可不能很多哦,记得沾好了后,刷子要在旁边舔一舔,不然小土坑要被水冲走了)。哦,小雨下得刚刚好,不多也不少。小猪走过去瞧一瞧,再走近点。会有什么呢?——小手来回用力搓一搓,啊,小猪的倒影出来了。

3、哇,小猪的倒影真美啊,小土坑边开出了漂亮的小花朵。

三、幼儿创作讨论。

师:猜一猜,还有谁会来小土坑边?周围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四、幼儿自由创作,师巡回指导。

1、请你选一支自己喜欢的炫彩棒画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画得稍微大一点,不然就看不到小土坑里面的倒影了,当然不能太大,不然超过了小土坑等下就照不到全身了。画好了身体请你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在小土坑边上画上漂亮的小花、小草。

2、用刷子蘸好水,在盆子边沿刮一下,刷满整个小土坑。

3、将纸对齐重叠,用手用力来回压一压。

五、展出作品,讲评。

1、现在照到的都是小动物的什么?(倒影)

2、你看到了谁?(小猫)

3、师幼游戏验证。

师:到底是不是?我们问问看。

师幼:“小猫小猫是你吗?”

师:喵喵喵,是我呀。我到土坑瞧了瞧,不好啦!小猫掉进土坑里啦!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第四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

  2、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二、说教学目标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五、设计理念: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基于这一现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并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并掂一掂, 从中学生积累了有关质量的生活体验,然后再学习新课。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平时合作意识较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 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给学生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使学生知道比较东西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数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开始我便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物体有轻有重,引出质量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我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测量一枚二分硬币和两袋500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再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来称”,介绍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

3、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让学生说出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或1千克,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一、教材分析

《等量代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本课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如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并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一)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例1主题图小明、小红分别在水果摊里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先弄明白第1和第2个天平的含意:通过天平你知道了什么?能否解答小红提出的问题?透彻理解物与物的替换。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数字、图形、符号等纯数学的等量替换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面天平图等教具。

学具准备:与例题相关的一些卡片:西瓜、苹果、砝码、数字等卡片。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本课教学以“体验等量关系”、“感受方法的多样性”、“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三大版块为教学主线,体现了教师的“引”到“放”直至“创”的过程。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元互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具体教学策略运用如下:

1.教学设计注意由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内需入手。整节课有一个鲜明的探究主线和层次,以问题为核心开展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一是考虑到了学生初次接触等量代换思想,在运用教材中,用“换”字入手,化解学生对等量代换的陌生感觉,同时又充满了趣味。二是发挥教材编排作用,又灵活运用教材。

3.教学目标的自主探索,又呈现出教师在全过程中注重设计教学活动。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引导作用,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二)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为主,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程序:

结合教材内容与特点,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等量代换

课前通过师生交流对话,利用“曹冲称象”的典故,感知等量代换,并引出课题——等量代换。(板书)

[“曹冲称象”这一故事,学生很熟悉,但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这故事里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内涵。这样做是让学生领略古人在很多地方也进行物品之间的等量代换,从而更好地感知“等量代换”。]

(二)进入情境,探索新知

1.引导发现

(1)引导学生利用称象的方法(换一换)来解决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观察例1主题图:小明、小红分别在水果摊里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先弄明白第1和第2个天平的含意:通过天平你知道了什么?能否解答小红提出的问题?

[这样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更细地去认识、观察天平,感知、体验等量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等量,只有先了解“等”才能学习后面的“换”。为解决例2这个问题作铺垫。]

在解决本例题时不仅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还在黑板上用图片摆,通过操作示范及学生的操作,真正理解换一换,实实在在的换,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

2.引导学生交流,汇集思想与方法

安排同桌讨论交流换一换的过程,能用语言比较流畅地表述过程。

[设计意图: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活动,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得到多种多样的想法。]

(三)激发学生思维,解题巩知,及时小结

1、解决“做一做”(先引导学生观察第1、第2个跷跷板,弄清图意,再激发学生利用“换”的方法来解决:3头牛与几只羊同样重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题与例1总体上是同类型,目的为了巩固,比例1提出的问题多一步,学生处理时可以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解决习题 1个菠萝=5个橘子 3个橘子=12个大枣 1个菠萝=?个大枣

[这个题比上面的题难度加大了,这是个需要先化简的等量代换,这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推思维,进一步渗透了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结合例1和两个巩固题,解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个起沟通桥梁作用的中间量,我们只要找到了中间量,就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明白水果与水果,动物与动物当重量相等或价格相等时可以互相替换。

(四)拓展延伸

观察例2主题图,说说图意,请他们用换一换的办法解释他们的想法或思维过程。例2不再局限于物物交换,而换成了物与数的替换,即由例1的形象到例2的表象(半抽象),为下面的图形、数学符号或数字的等量替换做准备。从而让学生理解等量替换这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接着我用图片在黑板上贴出了两练习题,数形大变换,求出●、▲、■所代表的数

(1)▲+■=24

▲=■+■+■

▲= ■=

(3)▲+▲+▲+●+●=41

●+●+▲+▲+▲+▲+▲=59

▲= ●=

[设计意图:这组练习,是比较抽象的等量代换练习,实际上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种直观表示方法。在黑板上贴而不是写也不是多媒体出示,目的就是让学生动手换一换,体会只要是在相等的条件下图形、数字也都可以象物品那样替换的,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我试着让学生明白,物品与数字,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数字,只要当它们存在等量关系时,都可以互相替换。让学生体会由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字的思维过程。]

  五、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说说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

2、在 “等量代换”时你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质疑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有利于以后更好地学习。]

  六、说板书设计

换一换

石头重量=大象重量 石头 换 大象

1个桔子+1串葡萄=400克苹果 换 砝码换一换

1个苹果+1个桔子+1串葡萄=550克 羊 换 猪 (相等的)

大枣 换 桔子

■ 换 ▲

[这节课的板书虽简,但能够准确地突出这节课的重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