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卫视<梨园春>年终总决赛观后感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2011年河南卫视<梨园春>年终总决赛观后感]多天都忘记看《梨园春》了,晚上10点多打开电视,居然还有《梨园春》在直播,看上去整得还很热闹,接着看了一会儿,才知道是年终总决赛,就把后半截看完了,2011年河南卫视年终总决赛观后感。整体上看,精彩谈不上,气氛倒是很紧张的。听到主持人和白燕升反复提到什么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事,我觉得这有什么值得了不起和骄傲的吗?站到神台上尿泡尿你就变成神仙了?我觉得《梨园春》还是踏实一点好,先得到河南本土的观众认可再说,连省内的观众对你已很轻视,还想影响世界?废话少说,谈谈本期节目一些有印象的环节。我开电视的时候,郝启东已经被淘汰。我只能谈谈后半部分节目的印象。第一轮以第一名胜出的赵培珂选择了与排名落后的王玉凤对决。对于赵培珂,介绍说是年龄19岁,河南人,家庭条件差,自幼爱听、爱学唱评剧,是一名大学生。凤姐何许人?节目介绍说是年龄22岁,10岁夺得梨园春少儿擂台赛铜奖,这次算是卷土重来。又有网友说凤姐是戏曲评论员程林远的儿媳妇,是真是假有待证实,如果是的,人家背景就更不简单了,如果是程林远的儿媳妇,那就意味着凤姐的婆婆是谷秀荣,谷可是模仿常香玉的戏成名的,凡是常的戏,她都能唱的惟妙惟肖,记得六、七岁时我曾跟亲戚在方城县看过谷秀荣主演的豫剧《花木兰从军》,那时人家就小有名气了,和王杰演的《拷红》也深受欢迎。如果有这样的家庭环境,凭凤姐的悟性和天分,能得真传,把《拷红》唱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我感觉像白燕升、潘长江这些评委内心还是偏向赵培珂的,白是河北人,自然倾向评剧;潘长江因为今年央视春晚被淘汰出局没他事,就来了《梨园春》当评委。潘是唱评剧出身,当初一心想唱生角,他父亲语重心长对他说:娃儿呀,就你那蛋子儿个,咱现实点好不好?还演啥生角,咱学个武丑好不好?一心想演小生的潘长江委得哭了好几天,最后还是随父愿专攻评剧武丑,所以潘长江对评剧是有感情的,当然是偏向唱评剧的赵培珂,观后感《2011年河南卫视年终总决赛观后感》。可惜,在前一轮暂时领跑、形势一片大好的赵培珂,这时想法开始复杂,开始患得患失,开始觉得自己站在了《梨园春》反复渲染的维也纳大厅里,于是紧张得连话都说不成块,一紧张就选择了凤姐PK,你以为凤姐排名落后她就没实力了?你看长跑比赛,领跑的有几个胜出的?凤姐是不是算专业的还有待鉴定,我的感觉是凤姐可能一直都没有远离舞台过。没有剧团编制,而从来没有离开舞台的演员算不算专业演员?梨园春的鉴定标准是不是落后到极点了?赵培珂毕竟还是走出来的学生娃,年龄小,阅历浅,既没有舞台经验,也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你选择了凤姐,输给凤姐,是惋惜的,也是必然的。当久经沙场、受过高人指点,心理过硬的凤姐把红娘演绎得游刃有余时,赵却在关键时候紧张发抖表演失灵。我不相信你说的因为两位男选手恐吓你就不选他们,如果让我替你选的话,即使两位男士没有恐吓你,我也不建议你选他们PK,我觉得你最有胜算的对手是来自新疆的女选手古力,她的演唱在这几个选手中相比,其实是最业余的。这些评委中,除了李树建、虎美玲这些本地评委心态复杂外,其实那些外来的评委并没有什么顾忌,我感觉不存在明显评委潜规则的问题。只是白燕升把维也纳金色大厅凌驾于戏曲比赛之上,是他今晚点评的败笔;李树建作为评委,一晚上蹲着脸一言不发,唯一的一句话:“因为赵冬冬是唱我的戏,所以我选王玉凤!”这是什么逻辑?明显是闹情绪嘛。对于几个外省的评委的点评,基本上都是真性情,值得肯定。对于赵冬冬,我并不认同白燕升说的模仿过度的说法,又有哪一个选手不是在高度模仿?我还是认同何赛飞等评委说的,赵冬冬选的唱段情绪太单一,一上台就唉唉呀呀哭,听着心烦。当然,李树建就是崇尚“哭”的,他的什么三部曲就是就是要把自己刻意打造成一颗哭星,模仿他的戏,不哭能行吗?我建议赵冬冬如果要学李树建的戏,最好学唱他早期的作品,早期的作品没有功利思想作祟,也许更有真性情。那位长得有点像网友都市稻草人的唐满意,有人说,一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唱旦角,就是唱腔再好,如果彩唱,扮相也肯定很难看,有什么前途可言吗?我不认同这种观点。什么是戏迷?这就是戏迷,在欣赏中模仿,在模仿中陶醉,在陶醉中赢得欣赏者的共鸣,从而获得快乐,这难道不是一个真戏迷吗?又何必非要达到彩唱这一步呢?又何必非要站到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