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及诊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最近,手足口病的患儿又多起来了,怎样才能预防手足口病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又会有什么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希望宣教的内容能帮助孩子家长保护自己的宝宝不受或少受手足口病的侵害。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每年3一9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口痛、厌食、囗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轻症者一般5一7天可自愈。重症病例可合并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脏损害等致命的并发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所以手足口病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1、消化道:粪一口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近距离或密切接触患者及其玩貝、衣物、水源等。
人群普遍易感,但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不是终生免疫。因为手足口病可以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四季均可发病,潜伏期为2一7天,隔离期为2周。
如果孩子已经得了手足口病,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病情,一旦出现以下表现,应当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1、体温持续高于39度,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孩子精神差、嗜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不稳等神经系统表现。
3、心率、呼吸异常的增快或减慢或节律不整。
4、皮肤发花、四肢发凉、出冷汗。
以上表现是重症病例的早期表现。尤其是3岁以下,发病在5天以内的孩子,要特别关注。及时发现重症病例的早期表现,是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的关健。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上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期表现,要立即住院治疗。
已患手足口病的患儿,不要去幼儿园和公共场所,避免和其他孩子接触玩耍,采取居家隔离。
孩子所用的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可以煮沸3分钟消毒;玩具、桌椅可以使用含氯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液、粪便等最好倒入适量的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倒入侧所。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1便后都要洗手。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健是注意个人、家庭以及周围环境的卫生。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后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手卫生是非常重要的;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疾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要每天检查孩子皮肤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
对手足口病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相信各位家长已经认识到,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的。
只要大家动员一切力量,我们一定能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