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地久天长》这个电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最近,哭片不少。《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挺废纸巾,《地久天长》也让影厅想起窸窸窣窣的抽泣声。
但它们根本不同,一个是近于架空的纯爱偶像剧,一个是紧贴时代鼓点的严肃剧情片。
《地久天长》里,王景春、咏梅他们演的角色,互相问候时,经常会说,挺好的,都挺好。这和近期热门剧《都挺好》的名字一样。“都挺好”,一句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都挺好?怎么可能呢。《地久天长》跨度三十年,一个家庭的苦难史,清晰而沉重地,刻在历史与时代的倒影里。
刘耀军(王景春 饰)和王丽云(咏梅 饰),他们未出生的第二个孩子,被计划生育给计划没了。拉王丽云去打胎的,还是作为领导的好友李海燕(艾丽娅 饰)。
刘星,他们的孩子,意外死亡,影片第一场戏,就讲了这个。只是,导演王小帅在叙事和剪辑上,玩了一个悬念上的花招,我们稍后一点才知道,刘星确实死了。王源演的刘星星,是他们的养子。
还有,下岗,背井离乡,与养子的矛盾……漫漫三十年,生活给他们的暴击,没有消停过。
他们只能忍着,他们身上聚有中国人最好的耐性。看到他们忍着,导演拍摄时在镜头前忍不住,我们观看时在影院也忍不住,忍不住哭了,怎么可能忍住呢。他们身上的苦难,从银幕上,无障碍地附着在我们身上。
大年夜,爆竹声响着,鞭炮点亮夜晚,但王丽云和刘耀军的房间,是暗的。沈茉莉(齐溪 饰)带了些饺子,来看他们,他们说,都挺好的。许多年以后,一个家庭在庆祝新生的孩子,王丽云和刘耀军在坟头给刘星烧纸。这些时刻,很难不哭。
就像“都挺好”这词里带着言不由衷的意味,片名“地久天长”也带着某种意味深长的反讽。王小帅的叙事语调,倒是一点儿也没有讽刺的味道,也不带有轻佻的黑色气息。他凝重、沉静地撷取了历史与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片段,为避免陷入沉溺式的催泪,他与情节、与人物也保持着必要的距离。
倒叙、闪回、插叙,非线性叙事像一种拼贴,也造就了一种悬念感,真相和事件全貌最终才显露出来。而真正残酷的地方在于,对于当事人,真相早已知晓。无法泯灭的痛苦与忍耐,才是唯一的真相。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王小帅的集大成作。他出生于上海,出生后不久,随父母去了贵阳。一个人的成长,会影响人的一生。从《青红》到《闯入者》,他一直在拍摄与自身经验有关的作品。他忠实而长久地,讲述着被时代裹挟的个体与群体。在此意义上,他是名副其实的作者导演。这部《地久天长》,也不例外。只是,他的重心有所倾斜,三线建设、知青下乡仅是隐隐的背景。而他对绵长跨度、宏大叙事的把握,也进化到了举重若轻的阶段。因而,这次爆发的情感厚度,前所未有。
片中,王丽云、刘耀军和李海燕、沈英明两家人,有过一次合照。对于中国人,中国电影,合照有着特殊的意义。事实上,王小帅这次也对过去三十年的历史,拍了一张大合照。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两家人的境况,还有一个时代的影子。
在2019年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王景春和咏梅创纪录地一起斩获影帝、影后。确实不错,那么,都挺好的?《地久天长》上映11天,票房还不到5千万。尽管不应该以票房来衡量一部艺术电影的得失,但这种境况,很难说尽如人意。
拍成《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拍成《都挺好》?王小帅不会这么拍,他只能以《地久天长》的方式,来拍《地久天长》。
不是因为这是更艺术的方式,而是,这是更恰当的方式。对于历史,对于苦难,对于家庭,这样拍,更道德。
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在于演员的演技。
主演王景春、咏梅,切合影片整体冷静、克制的基调,在表演上力求内敛、含蓄。
用最自然、朴实的方式,还原了一对产业工人的夫妻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特别是王景春,黝黑的面庞、壮实的身板、憨厚的神情,一举一动都很入戏。
一众配角,也很好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就连演戏经验有限的流量明星王源,也在及格线以上。
王源甩掉了自己乖孩子的刻板形象,把一个叛逆、执拗的少年,通过眼神表现了出来。
齐溪与艾丽娅的角色,人物性格较为复杂,但也被诠释得立体、丰满。
其次,美术指导颇具匠心,无论是演员的服化,还是场景的搭建,道具的使用,都非常到位。
狭窄拥挤的筒子楼,新潮的喇叭裤,男男女女云集的舞厅等,八九十年代的生活之感随处可见。
目之所及,耳之所触,仿佛一下子穿回到了那个富有人情味的温情社会。
当然,普通家庭情景剧的桥段,加上故事本身的悲剧性,能让许多观众感动,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这部电影的缺点,主要在剧作层面,导演虽有史诗叙述的野心,却无反思批判的能力。
因此,即使得了柏林银熊奖,也还是有不少人在批评——至少没有期待的那么好。
我是电影夫人,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希望在电影的世界里,遇见你和美好。
是啊,大家都是好人,大家都没有错,错就错在造物弄人的年代,一笔糊涂账记在了岁月的身上,轻描淡写的就过去了,其实没有具体的人来买单。那么电影前半部分所精心设置的那些矛盾都没有了指引的对象,变成了只为体现导演施加于人物身上悲天悯人情怀的铺垫,这就有点精进阶层俯式弱势式的人文怀念。所以相对与王小帅,我更人认同贾樟柯一些:直面人生,冷静观察,不悲不喜。
我在想,描述当前中国现实的本貌 的时候,采取留给观众去评价的态度,是不是要比努力感动自己更真诚一些。
“就如同鸥鸟划过平静的海面一般,波涛汹涌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却难以忽略水面上那些漂浮的残缺。”
影片《地久天长》描写了中国的一类特殊群体, 失独家庭 。(独生子死亡或走失)
穿插的讲述着整个故事前后长达三十年的辛酸与痛苦。
那个时代残酷的生育枷锁同样束缚了所有人的思想,集体主义盛行的结局是被集体抛弃。每个人似乎都是那个时代的幸存者和牺牲者...
影片是由一场意外开始,水库溺水。
沈英明和刘耀军两家人原本是十分要好的好友,可因为刘耀军的儿子星星和沈英明的儿子浩浩一次水库游玩,
将一切美好都打的支离破碎,星星溺水不治身亡。
随后两家人分开。 有的人活在失独的悲伤中,有的人活在无尽的自责中,有的人让被秘密在内心深处扎根...
三十年后再次相见,已是生死诀别,和新生命的诞生...
片中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计划生育”。
并非“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在当时的环境中。 人的思想和封闭的集体主义对人权,生命的肆意行径。
片中沈英明的妻子王海燕,就是“计划生育”制度的代表人物。她管理整个工厂的职工生育情况。绝不姑息任何人。
即便是至交好友的刘耀军也一样。
刘耀军的妻子王丽云在星星7岁时意外怀孕。她们本想瞒着王海燕生下孩子。
可逐渐变大的肚子和虚弱身体让丽云晕倒在下班的路上,
王海燕身为主任自当以身作则,直接联系医院将丽云的孩子打掉。
手术中意外大出血,丽云虽被救活,但终生不能再生育。
不久后星星溺水而亡,刘耀军夫妻离开熟悉的家乡在南方定居。
而身为主任的王海燕也因为打胎事件而终生活在无尽的内疚之中。
这是谁的错?是主任王海燕?是丽云?
我觉得答案其实可以在一本书里找到—— 莫言的《蛙》
《蛙》的故事也是发生在严抓计划生育的年代,描写的主角是一位严抓计划生育的主任“姑姑”的传奇一生。(可以说是以王海燕为主角进行叙述)
在那个年代,只要一个孩子不合法,就会被无情的扼杀在腹中。
资本年代,只要有钱,便能剥夺一个孩子的归属权。
《地久天长》结尾部分,王海燕抱着丽云哭诉“我们有钱了,我们可以生了”(不怕被罚款)
可真的是因为“钱”吗?
更多的应该是她的职责和那个时代的集体主义心里。
她们不能反抗集体,集体就是大道理,集体就是核心。
《蛙》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新中国的第一个计划生育高潮来了,姑姑响应号召开始普及计划生育,
但我们乡的生育状况依旧超标,上级严肃的批评了姑姑的工作情况。并且通知对不服从的人要采取强硬手段!
只要孩子还没生出来,就要打掉,即便是要临盆也一样。
虽然姑姑是万人嫌,但却没人敢反抗她。
她是公务员,为国家办事。”
而王海燕又何尝不是。
她不过是时代的一枚“棋子”,她选择认同“大道理”并且严格执行。
“打胎事件”也让她一辈子活在愧疚之中。
封闭的思想让人民难以接受头胎是女儿,无法传宗接代的情况。
再加上避孕手段普及率低下,宣传不到位。
进而引发的就是生育情况的难以控制,再到以强制手段进行暴力管控。
那个年代不知有多少个丽云被送进手术室,
她很幸运,大出血也能保住性命。
可不知道有多少人,
再难走出来。
星星死后,沈英明和刘耀军两家人那层道不出来的隔阂逐渐加大。
留给两家人的只有空气中无形的屏障,
他们在此都难以喘息。
同时工厂改革原因,丽云被迫下岗。
整个“集体”分崩离析。
刘耀军丽云夫妇便离开北方南下。
他们希望借此展开新的生活。
浓重的思念和失独的痛苦却越演越烈。
他们收养了一个孩子,称其为“星星”
可他代替不了死去的刘星,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暴躁,
终于在一次次的争执中逃离这个家。
海边的生活没能解除控制着他们枷锁。
语言不通的弊端让夫妻二人无法融入当地人之中,变得更加孤独,
虽能相伴,却也是孑然一身。
丽云吞了药片。
幸运再次降临,
抢救及时,丽云保住了性命。
十几年的时间如同翩眇烟海,
看似浓厚真实,实则一吹即散。
他们放弃了一切追责,
却一直将自己禁锢在思想的牢笼之中。
逝去的人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去,
而是刻印在所有人的灵魂之中。
时间恍然隔世,三十年后,
一切都已成过往云烟,花白的头发和纵深的皱纹雕刻在所有人的脸上。
随着故事的展开,终于一切谜底都浮出水面。
三十年前的那场事故,
导致星星溺水而亡的不是别人,正是浩浩。他将星星推进了深水区。
可所有人都选择缄默。
他们以为这样能保护住年幼的浩浩,
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承担着痛苦。
可不曾想到这件事已经在浩浩的心底埋下一颗黑色的种子。
和他一同发芽,成长。
他的世界里永远都能听见星星痛苦的呼救声。
这是他抹不去的阴霾。
浩浩选择在母亲的葬礼后和刘耀军夫妇坦白一切。
他终于在三十年后直面那颗大树。
然后彻底将其拔出。
“说出来就好了,孩子” 丽云说。
可他们的痛苦又能找谁倾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影片最后,一切都尘埃落定。
浩浩妻子诞下孩子,流浪的“星星”结束了漂泊生涯,再次回到刘耀军身边。
星星的坟墓前,刘耀军夫妇坐各自坐在两侧。
满地的黄土被风卷起,随后尘埃落定。
刘耀军举起酒瓶,
浓烈的辣意一时间让他分不清现实,
他想起了自己浸满油渍的工服,想起了和星星一起打小霸王游戏机,想起了抱着丽云飞奔去医院洗胃,想起了一生中的这几十年。
如此漫长,却又恒久。
SO LONG , MY SON.
丽云剥开橘子,她掰下一半分给耀军,
他们相顾无言,
却胜似将一切都以言尽。
清澈的酒浆中,映衬着他们脸上的疲态,岁月就像是工匠般摩挲着一切故事。
还有多少次,可以这般再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安静的望着天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前几天看完王小帅导演的电影《地久天长》,看到某些影评都用了「克制」一词来形容这部电影。
「克制」,这个评价经常出现在这几年的佳片中。
克制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克服、抑制」,比如面对亲人的死亡,明明很想流泪,但因为场合不合适,所以克制想要流泪的情绪,把泪往肚子里吞。
而克制成为电影的正面评价,大抵是从观众逐渐从发泄式的审美走出来,电影工作者放下挑动观众情绪的制式法则,两者合一的产物。
就像早年的琼瑶剧,人物的拉扯、爱恨情仇都有公式,一切情感表现就是要轰轰烈烈。
00年左右的韩剧,把凡事轰轰烈烈,情绪越极端越好的故事说到极致。主角没事来个白血病、绝症、被强暴,剧情要多惨有多惨,好像不让观众撕心裂肺哭一场,这片子就失败似的。
渐渐地,有些更注重作品本身的故事性,注重影片传达意义,而不是以挑动情绪,本子都要照公式来的电影人,开始逐渐用自己平稳而实在的表达方式,制作一部部静水深流,乍看好像很平淡,实际上却把一件关于人性的小事,说到深处,说到你心坎里的作品。
这种说到心坎里的作品,作者不说尽,是因为最后他不用说太多,当你看完片子,你已经领会到了作者的意思。
作者就像咨询师,只是通过作品打开观众通往自己内心的桥梁。看完除了有情绪,还会引起观众的反思。影片内化为我们心灵点滴,而不是用玩就丢的卫生纸。
在观影中,我想起同样讨论丧子之恸的电影,16年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主角李因为自己的过失,造成自己的女儿葬身火场。虽然不是纵火,而是意外,但李无法走出来。
和妻子之间,也因为看见彼此就会想到死去的女儿,两人决定分开,各自生活。
独自生活的李,变得对生活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在乎,经常因为情绪失控而和他人发生冲突。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李的哥哥过世,李暂时承担侄子监护人的角色,为此他必须回到过去成家的地方,和多年不见的前妻相遇,重新面对那段伤痛,但同时他也通过陪伴丧父的侄子,以陪伴者的形式重新哀悼。
同样讨论丧失和死亡,我又想起09年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入殓师》。
通过男主角中年失业,不得已从事殡葬行业,在工作过程中,面对一具具遗体,生者与死者之间的故事,慢慢唤醒对死亡的敬意,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入殓师》的镜头语言很平淡,没有爆破一般的情节,剧情基本看到前面,也能想到后面,看得见基本的叙事结构,但每个节点,导演并没有用用力过猛的情节,去推动观众的情绪。有点像是国画的留白,镜头没带到的情绪,让观众自己的去感悟。
类似的电影还有很多,这些电影有些共通点,就是他们探讨的核心故事都很 「小」 。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位父亲对于自己的过失,始终无法走出来的生命创伤。《入殓师》,是一个原本事业有成,自视甚高的人。他从看轻死亡、对殡葬行业充满歧视,逐渐从死亡中学习生命意义的故事。
这个小并不是格局小,而是人物少、主题专一,好把故事说得比较深刻。比如同样两小时的电影,谈一个人的成长,和谈四个人的成长;谈一个主题,还是同时谈好几个主题,在呈现出来的力度,探讨的深度上往往会有落差。
所谓克制,不只是在情节上克制,也包括在故事的编排上,放弃枝节,更深入推进主题、安排人物的克制。
简单说,所谓克制不是该说的不说,而是该说的,说得恰到好处,而不是说得太多,变得矫情,就像硬生生推着观众前进;或是说得太少,因而失焦,让观众失去往下看的意愿。
《地久天长》,就故事的主题谈到计生委、下岗、小三、劳改等主题,能够过审播映,实属不易。王小帅和团队能把这个主题推向屏幕,勇气十足。
然而,这部片所呈现的故事语言,却在几个该说下去的地方,硬生生的收了回去。在或许不必要多说的地方,又唠叨了几句,让整部片子的感动有点飘,没办法真正落地。
如果回到对于克制的讨论,我想我看见的不是克制的语言,而是隐忍的语言。
首先,这部电影没有一个坏人。当然并不是说电影中一定要有坏人,但某些「不坏」却让人看得出戏,因为某些坏是人性的坏。
某些戏剧的坏,看得出是编剧制造出来的坏,观众看得出那是编的,是戏剧效果。但人性的坏,那不是编的,是人天生具有的。这种坏不会使人出戏,还会勾起每个人的心事。
《地久天长》中,主要是三男三女组成的三对佳偶,他们同时又是好朋友,正如电影中出现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象征六人之间的友谊,即使有天分开了,友谊也不会中断。
确实在那个大时代,时代本身就是友谊最大的考验。海燕作为干部,发现咏梅怀孕,叫人将她压去堕胎。咏梅的先生耀军想要反抗,碍于势单力薄,只能接受。其实原本有机会留下孩子,避免手术失败的悲剧,耀军曾提议要咏梅去乡下投靠亲戚,但咏梅没答应。
发生这件事后,耀军跟咏梅因为遵守政策,成了先进。
在一胎化的政策下,好像失去生育能力也不是啥要紧的事,毕竟已经有一个孩子了。
没想到刘星跟英明的孩子浩浩玩水溺亡,让耀军和咏梅失去唯一的子嗣。
耀军和咏梅的选择,像是《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李,他们远走他乡,离开伤心地。不同的是他们领养一个孩子,冠以刘星的名字,把他当替代品一样养着。
最后这个孩子挣脱被摆弄的命运,他想做他自己,而不是替代品,拿了身份证离开耀军和咏梅的家。但后来他像是「成熟」了,带着女朋友回到耀军和咏梅的家,像是要孝顺父母的样子。
英明的妹妹茉莉爱着耀军,在耀军和咏梅离开北京多年后,又见上一面,发生关系后怀了耀军的孩子。但又因为耀军顾虑咏梅的感受,不敢让茉莉把孩子留下。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幸好」茉莉说她自己会处理,不给耀军添麻烦,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剧情中,海燕和浩浩都对当年计生委的工作做了评价,「他们只是在做他们的工作,其实他们也不想」。海燕因为浩浩当年害死刘星,以及自己工作造成咏梅的不孕,多年来深受良心打击。
幸好英明有出息,靠房地产赚了不少钱,足以照顾海燕的病情,并且早早准备房子要送给耀军和咏梅,作为赔偿。
下岗的工人,包括去广州求职的美玉,他终于等到改造结束的新建,两人结婚,都过上好的日子。
整部戏,所有人都很善良,所有人都知错能改,不管是害死自己孩子的,把自己弄残的,控制自己人生的,把自己送去改造的……
总之,出于善良,这些都没啥好追究。只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心中的痛苦,最终肯定能走出来,重新把酒言欢,重拾昔日感情。走向一个合家欢的美好人生。
整部戏关于政策的、公务员的,全部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也不知道是那个年代的人特别善良,还是大家都觉得一件悲剧发生,肯定自己有责任,所以不好责怪他人。自己把自己的心病解了,也就够了。
貌似整部戏充满痛苦,但这些痛苦就随着时间,随着每个人都过上好的日子,或者自己想开,一切都烟消云散,没有人需要付什么责任。
这些相遇与离散,理性和情感的转变,真的合乎人性的本质吗?
一边是真正的正能量,一边是毒鸡汤,你分辨得出来吗?
细数这几年,疫苗事件,该负责的人负责了吗?家属得到合理的赔偿了吗?社会正义得到彰显了吗?
2014年,台湾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顶新集团偷用工业用油,通过科学手法净化,使其符合卫生福利部食用标准,然后在市场上贩卖。
这件事被揭穿后,部长下台,食药署、工业局、环保署等相关单位都有长官被惩处。顶新集团董事长魏应充送进监狱,并对公司处以罚款。
消基会和民众对顶新集团和相关企业提出集体诉讼,最后虽然得到补偿,但平均每个人只得到3000台币(不到600人民币)的补偿,被民众痛斥司法不公。
民众唯一能作的,就是抵制顶新集团的产品。终究社会正义的实现,只能靠自己的双手。政府的公权力,有时遇到财团、利益团体就会转弯。更何况有时政府自己,有时比财团还恶劣。
比如韩国,看韩国历任总统一位接着一位,因为贪污舞弊被送进监狱,可见一斑。
回到电影,确实哀伤是很个人的一件事,譬如丧失孩子的耀军和咏梅,一般人很难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他们有多痛苦。
那么被送去改造的新建,他的痛苦有谁理解呢?
看见爱人因为参加舞会被关进监狱,没被枪毙就算幸运,但何时能与爱人重逢的美玉,她的痛苦有谁理解呢?
真的像海燕一样的干部,他们让怀孕不管几个月的女子,堕胎人流,他们都受到良心的谴责?他们这么干,只是因为他们刚好做这份工作?好像他们都很痛苦,好像大家都是被逼的,但谁逼他们呢?
英明为了浩浩害死耀军的孩子,拿刀要耀军把浩浩砍了,一命抵一命,他敢这么做是真的要耀军砍死自己孩子,还是他知道「善良」如耀军必定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呢?多年后他送套房给耀军和咏梅,你是耀军跟咏梅,你会做何感想?
所有人受了苦,但他们似乎都在隐忍,然后慢慢自己消化,彷佛责怪他人是一件给别人添麻烦,是一件「不对」的事。
就像耀军跟咏梅,他们受了各种苦,但他们不跟单位抗议、不跟朋友撕破脸,选择离开、隐忍。他们的选择让他们得到先进,最后还同桌饮酒吃饭,他们做的事情都很「对」,就像工厂外面的大海报,都太他妈的对了!
你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吗?
我想起一些打着心理疗愈的毒鸡汤,看起来积极正向,实际上反人性。让人压抑痛苦,而不是真正释放和疗伤。
譬如在孩子伤心的时候,要孩子别哭,说哭了会被笑话。看到孩子跌倒的时候,要他自己站起来,还以为在教导孩子坚强。这些方式都像在告诉孩子「哭是不对的」、「软弱是不好的」,然后孩子就逐渐封闭自己的情感,好像隐忍才是成熟唯一的标准。
尤其以这种方式养育男孩,造就了许多家庭的不幸。某些妻子发现老公会赚钱、能养家,但无法在情感上沟通。某些孩子跟父亲之间,也总存在隔阂,父亲好像缺乏共情的能力,更多的时候是在指挥孩子,像个国王。
思想家桑塔格(Susan Sontag)在《旁观他人之痛苦》书中谈到一个概念,人的心理会因为重复观看他人的痛苦,产生一种对痛苦的迟钝。比如第一次看到波湾战争的新闻画面,我们可能会很揪心,但如果接连报导几天,我们可能一边看,还能一边吃饭。
当我们听闻某个大时代的悲剧中久了,我们可能也会产生类似的心理,觉得「那都没什么!」。
实际上,还真的有什么。丧生的人不是统计数字,每个都是有血有肉,有家人、朋友,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活生生在世上走一遭的个体,和你我一样。
从这个角度,《地久天长》中有点反人性的人物表现,撇开审查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其实是那个时代最深刻的人物群像。
那一代人的美德不是隐忍,也不是克制,而是麻木。
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麻木也不全然是坏事。麻木是一种大脑保护我们心理的机制,就像有些被家暴的妇女,他们的痛感会逐渐麻木,而变得「没有那么痛」。但这不表示她们就得救了,就可以继续装作没事一样。
麻木是一种不得已的保护,推迟彻底崩溃的丧钟。但麻木并没有办法形成真正的哀悼,有时麻木还会变成他人保护自己,伤害他人的武器。
比如在生活中,为什么有些父母看见孩子跌倒,会要他们靠自己站起来,表情甚至还有点生气,好像对孩子在地上哭哭啼啼很不满意。
其实孩子跌倒,唤起的是父母自己童年的伤痛。在他们小时候,父母也是这样要他们自己站起来,而不是先关心他们痛不痛,在众人面前跌倒是不是有羞愧感。
孩子感受不到共情,被迫早早拿出坚强的样子。
看见孩子跌倒,想到自己过去跌倒受过的心伤。所以当这些父母对孩子喊道:「站起来,别哭!」其实他们是在对自己说,孩子只是他们照见内心创伤的投射罢了。
一代又一代的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没有一个人不会受伤,因为大家都只能通过麻木来保护自己。
《地久天长》的英文片名是“so long, my son”,意见就是「永别,我儿」。
我们要怎么样才能真正告别呢?
在《地久天长》中,王小帅告诉我们的答案好像是「时间」,随着时间拉长,终究我们能从丧子之恸中走出来。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哀悼需要仪式,也会有失控与疯狂,会有宣泄与沈淀。当然也存在隐忍、克制,以及麻木。
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分辨,我们到底在隐忍,好知道何时该宣泄。知道自己在克制,好知道何时该放松。即使一段时间麻木,也不会永远麻木下去。
可怕的是麻木,麻木会让我们忘了自己拥有的人性,忘了我们的喜怒哀乐。会让一个人看起来好了,实际上却失去所有,因为失去一旦失去人性,人就不再是人。
所以至少我们不要当自己人生的旁观者,不要麻木活着,那么至少我们不会丧失人性。好让自己能够痛快的哭、开怀的笑,彻底的悲伤,好彻底疗伤。
也许在别人眼里,我们活得像个疯子,但到底是他们疯了,还是我们疯了?
我想,只有对生命还抱有希望,对社会大小事还有感受,愿意改变的人,他们知道答案。
我没看这个电影,只是看了几个网上的片段。虽然我是下岗工人,但是我却不喜欢这个类型的电影,因为他们根本不敢说出真相,只会用,天长地久的悲情来淡化一场残酷的迫害,掩饰谎言,欺骗和抛弃。刚好我一个关于李医生的回答又给删除了,哼,这一套我早就明白了,先是抹黑,说工人们懒惰,导致了效率低下,然后又骗我们说,暂时下岗,好了还会回来的,他们自己独吞了财产卖了工厂地皮成了大地产商,我们被迫流浪,最后,他们雇佣的文人一句,地久天长,岁月如歌,轻描淡写的拍了了电影,到外国拿了奖。我那春节夜晚死在打工仓库里的,会画画的工厂的哥哥呀,四十五岁呀,谁还记得他呀!人们啊,可要记住哦。就是一帮卸磨杀驴,满嘴瞎话的恶棍。猫哭耗子假慈悲。
冲着男女主角分获柏林影帝影后来看这部电影。然后发现,果然,这部戏,有七成的成色是由包括男女主角在内的主演们撑起的。而故事本身,则非常令人遗憾。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就是切割成了五个时间点,然后互相交叉呈现。
时间线交叉呈现的,我目前认为做的最好的还是《云图》。
本片的五个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是男女主角的小孩和铁哥们的小孩一起过生日,并且很快女主怀了二胎,然后被铁哥们的老婆,计生办公室副主任给强行打胎了。这个时间点的副线是黑灯舞会和严打被抓的男四号,以及第一次当学徒就有点朦朦胧胧喜欢上自己师傅的女三号。
我国的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严打是1983年,也就是说小刘星应该是79年或者80年生人,但是电影结尾处的墓碑上写的是1982年。也就说,严打的头两年(83、84年),小刘星才一两岁。但是电影里的这一幕的小刘星应该是4、5岁。
第二个时间点就是刘星(史上最弱刘星——张一山)在水库溺水身亡,身亡前后,赶上了下岗潮(两个孩子打小霸王游戏机的时候,两口子谈到了下岗的事儿)。然后男主两口子远走福建。
“下岗”作为一个名词出现的时间是1998年,之前虽然有国企改革,国企改制,但是都叫分流,因为“下岗”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带有政治意涵的词汇,90年代,尤其是1992年之前,在“反对和平演变”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个工厂愿意用“下岗”这个单词。而1998年,由于大规模的国企改革进入高潮,下岗这个名词才开始脱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名词。而1999年黄宏在春晚的小品《打气》(和句号合作)中才喊出了“我不下岗谁下岗。”。
电影里使用了“我不下岗谁下岗”这句话,所以时间定位应该是98年,但是,如果是98年的话,按照小刘星1982年出生计算,就已经是16岁了。但是电影里明显是一个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大小。按照82年出生(7岁上学),小学三到五年级应该是9到11岁,即91年到93年。如果小刘星是79年出生,那么就应该是88年到90年。无论是哪个时间段,都不可能使用“下岗”这个词汇。
第三个时间点是远走福建几年之后,徒弟来找师傅,两个人做了爱,然后徒弟想给师傅生孩子,师傅想来想去,没同意,女主的第六感知晓了这一切,然后就自杀了(未遂)。第三个时间点没讲的是他们领养了一个小孩子。
如果按照导演的想法,在福建应该是90年代中晚期的事情,那个时候收养了王源,而且收养的时候王源应该已经记事了,所以王源应该是90后,至少不会晚于1995年出生,我们暂且假设王源1995年出生吧。
第四个时间点是小孩子长成了王源,然后叛逆,然后离家出走,然后又以小阿飞的形象回来,然后男主给王源办了身份证,又给他了一些钱,就让他自己进入社会了(正常来说,领养就是拥有监护权了,没到是18岁就放弃了监护权也不能让王源独自闯社会啊,如果没履行手续给王源找到下一任监护人铁定是犯法)。
王源离家出走的年纪应该是未满18周岁,申办身份证的最小年龄是16周岁,那么按照王源1995年出生,他可以申领身份证的最早时间是2011年。但是电影里完全对应不上。电影里王源16岁的时候应该是不早于2004年。因为2004年全国开始更换第二代身份证。
我们按王源16岁的时候是2004年,那么王源就是1988年出生,被领养的时候小刘星刚死(且只能死于1990年代初)。
但问题是,根据第五个时间点,王源是离家出走了好多年,才回家换二代身份证的。我上述的时间推测就必须继续提前。
我们假设王源离家出走四年,在2004年全国最开始更换身份证的时候就回来了。那么王源16岁领身份证就在2000年,那么王源是1984年出生。仅仅比小刘星小两岁。那么就等于说,王景春领养王源的时候,王源已经10岁了。收养一个马上就要念初中的孩子,图啥呢?
第五个时间点就是又过去了一个身份证换新的年段,女二号愧疚的不要不要的,临死前让男女主角去看自己,然后就死了。长大的儿子强行向男女主角忏悔。王源带着女朋友回归。上坟,全剧终,片名出现,英文:so long,my son。(竟然评论区有睁着眼睛说英文是so alone的,我说让她去查查,她说我们都错了。我也是醉了。)
确实,这部电影的长度so long。以至于越到后面,硬伤越多。最大的硬伤就是时间对不上。
而同岁的沈浩长大了,当医生了,结婚生孩子了,即第五个时间点是04年,那么他24岁?演员倒真挺像24岁的。
还有一个硬伤,筒子楼,20年了,屋子里面的所有一切都丝毫没有变化,唯一的可能就是被特殊的保护了起来。20年一动没动的筒子楼中的房间,不可能干净的只有一层灰。如果大家的生活经验足够多,想一想一个20年没有人的仓库会是什么样子,基本里面的大样是一眼看不出来的。而这个房间只不过就像是两年没人来过一样新。这不科学。
哦,对了,女二号,临死前,要求老公接男女主角回来时,说的是20年前。不知道这个20年前,指的是打胎还是小刘星溺亡。但无论是哪个。五个时间点的设置都有问题。
说白了就是把一个跨度为30年的故事,由于编剧的问题,变成了20年。少去的十年成了故事越进行叙述,越不真实,越有问题的一个原因。
这样的故事,说服不了人,继而不感人。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讲,导演不想只讲计划生育和失独家庭,他想讲的还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大历史中的小人物的不同命运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讲砸了,最后只能靠包括但不限于男女主角的主演们的出色表演上。
导演也太刻意了,最刻意的一场戏是最后一场,和徒弟视频的时候说到了孩子,男女主角脸上紧了一下,其实这种表达完全是观众视角,观众此刻想到的是“男主是不是紧张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其实从时间线上讲,这种紧张太刻意了,因为很多事儿,都在时间的流逝中淡了。真是生活中,男主预设的应该是“这孩子应该不关我的事儿”,而不是“这孩子不会是我的吧?”,后者一看就是年轻人,或者观众思维。
很多时候,易于理解的电影很可能是不真实的,真正的真实,只有有阅历的人,可以理解。在这个意义上讲,观影永远存在门槛。
这一点,贾樟柯的两部作品《山河故人》和《江湖儿女》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所以,这真的是一部非常令人遗憾的作品。
3677.9万。
是电影《地久天长》的最新票房。
而另一边,则是影片陷入“低俗营销”的风波。主演咏梅的一条宣传微博,让导演王小帅的朋友圈内容曝光,同时也再一次将影片送上了热搜。紧接着,王小帅本人回复:“看来我是真的不适合搞营销,就是想说喜欢的一定要多转发推荐”。
大家显然没有接受这样的回应,在相关内容的评论中,舆论几乎一边倒:朋友圈内容引起极度不适,拉低了对影片的好感度。眼看排片率越来越低,这时候营销还出来倒打一耙,《地久天长》票房天花板几乎已被锁定,要突破5000万都难。
事件从昨天开始发酵,网络上疯传着有关王小帅在朋友圈宣传自己电影《地久天长》的文案。 一吆喝大家给长辈买票进电影院看,二打了一个“泡哥泡妹小技巧”的营销点。
正是这条“ 泡哥泡妹小技巧,包你成功 ”的朋友圈文案引发了争议,“不尊重女性”、“宣传语低级”、“初夜都写出来了,没想到导演是怎么低俗的人”、“毁了我对《地久天长》的好感”........类似的声音层出不穷。
另外,主演王景春的微博也被扒了出来。
1、再不要脸的呼一下吧,我们忙,但许多老人家有时间啊,现在豪华的电影院他们已经多年没进过了,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了,给他们买张票,他们肯定会高兴的跟出国旅游一样,会兴奋很久的,试试看吧,让他们高兴高兴。
2、看看我儿子的粉儿有多厉害!拿票根给我看看。而在这条微博下,3000多条评论,几乎都是晒电影票根的,王景春还亲自回复了一位包场的王源粉丝:不错不错。
显然,“不恰当”和赤裸裸的文案,无疑给此次营销风波,又添了一把火。在 网络大电影 看来,电影《地久天长》的营销从一开始,似乎就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了。我们整理了影片的几个重要营销点:
抖音
作为当下年轻人的一大流量阵地,各路电影的营销自然不会放过。除了常规明星视频打call、《地久天长》还打了一波“情感牌”,王源读信、邀请一些中老年观众分享观影感受。导演王小帅还在上映当天凹起了“递韭添肠”的梗,抖音红人李雪琴也附和了这个梗。
线下首映
线下首映+路演,早已是电影的标配,但到了《地久天长》这儿,也成了争议的地方。在影片中饰演刘星的王源,显然被视作了影片的票房担当,还演唱了主题曲,王源和导演一起出席了成度站的路演,粉丝们高举荧光棒在电影院为其打call,场面多少还是有些维和,尤其是这样一部长达三小时的文艺片。
微博
在微博上,比较明显的两个点,一个是王景春五级焊工证;另一个则是借了一波电视剧《都挺好》的热度;再就是此次的朋友圈文案事件了。
乍一看,都是些中规中矩的宣传方式。但仔细观察,确实问题不少。《地久天长》讲述的是80年代初,两对夫妻和周围的人在时代洪流挟裹下的命运起伏。不论是导演还是营销团队,应该都意识到了影片调性与主市场和观众不符合,他们太急于拥抱年轻的观众群了。
所以,王小帅、王景春们开始呼吁大家给自己的爸妈、长辈买票;所以硬生生造出了“ 递韭添肠 ”的梗;所以干脆赤裸裸的呼吁王源粉丝购票;所以《地久天长》就变成了“泡哥泡妹”秘籍。
结果,可想而知, 赔了夫人又折兵 。
抖音上,硬生生凹出来的“递韭添肠”梗,和影片的属性完全不搭边。不仅,没能成功打通年轻观众,反倒成了如今营销风波的另一个槽点。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影片营销错位的一小步。
影片排片率越来越少,票房也上不去,导演和主创团队们,急得不行。导演王小帅的朋友圈,发着一条又一条的宣传文案,本意是想呼吁更多人走进电影院看《地久天长》,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吧,最后把自己和电影都带沟里去了。坦白说,导演、演员对于电影票房的渴求是能理解的,但脱离了电影故事本身的宣传 ,“直男(癌)”式的文案,显然,不仅吸引不来票房,反而引起反噬,得不偿失。
王小帅确实不太会营销。而且他大概到现在还是没有弄明白,到底朋友圈内容问题出在哪里,连回应也只是在宣传自己的电影。在 网络大电影 看来,这场“自毁式”的营销还在继续,等待《地久天长》的恐怕还有口碑的下滑。
其实,这也并不是王小帅第一次为了电影票房操碎了心。四年前,《闯入者》上映时,同样因为排片与票房都很惨淡,王小帅急了,各种哭诉,还直接在微博直接发文表示:“这是商业片最好的年代,也是严肃电影最坏的年代”。
那个时候的王小帅,更多只是在表达自己对于电影《闯入者》,没有取得好票房的不满和不甘。而如今,王小帅直接走起了偏方,抛开电影本身,开始想方设法的找宣传点。然后,就找到了“泡哥泡妹”秘籍,不确定着是不是王小帅本人想到的营销点,但不得不说,真的是不专业,还极其冒险。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句话一个词都会被无线放大、多面解读、迅速扩张。说自毁一点也不夸张。
无论是王小帅还是《地久天长》,里层外层呈现给观众的都是一部文艺小众的影片,且这部影片在上映之前,就加冕了很多的光环。结果,后面出来的一系列营销与影片内容、口碑,显然格格不入。
还真是,当王小帅们开始教你“泡哥泡妹秘籍”,好好的一部《地久天长》就真成了递韭菜添香肠了。
诚然,电影营销的本分是给观众一个关注的切口,走进电影院的理由。但如果这个切口对于电影本身是有摧毁性质的,就应当谨慎再谨慎了。类似这样因为营销操作失误的影片,《地久天长》不是第一部,也绝不会是最后一部。2017年,《闪光少女》宣发团队下跪,遭观众炮轰,营销太低劣;2018年《爱情公寓》打晃成了《爱情公墓》;《地球最后的夜晚》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再者,影片“一吻跨年”变一睡跨年上演的欺诈式营销,使得影片一夜成名的同时,又瞬间跌落悬崖。
《地球最后的夜晚》最终收割了2.5亿票房,的确从商业层面看,是一部成功的文艺片。至于影片在口碑上的损伤,那估计是2.5亿买不回来的吧。要如何定义这场营销呢?我们只能说,不建议这种自杀式的赚快钱。
有意思的是,现在的电影营销,文艺片总是有意无意的规避自己的文艺属性,而商业片又想方设法想要搭上文艺的边。不过,从市场来看,确实带点文艺色彩的商业片,在市场上更吃香。正在热映的《比悲伤更悲伤》,眼看就要直逼10亿票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但前提还是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纵观近几年的文艺片,虽然也出现了几部过亿的影片,但大部分还是悬浮在票房之外。文艺片与票房,依然像是两条平行线,可以靠近,但没有相交。 即便在这样一个,标榜文艺片春天来临的时代,文艺片的宿命论仍旧在上演。
最后,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希望好电影能被更多人看到,比如《地久天长》。
《地久天长》上映于2019年,由第六代导演导演王小帅执导,在当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主演王景春咏梅分获最佳男女主角银熊奖。
这也是华语电影首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同时包揽影帝影后大奖,在采访时王小帅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觉得柏林十几年几乎都没什么变化。
但中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早已翻天覆地,而他镜头下的《地久天长》,不仅仅是一部中国近三十年的变迁史,更是一个中国工人家庭的流亡史。
影片通过家庭的小视角,为我们展现了被特殊时期的计划生育,下岗潮所深深伤害的一代的群像,可以说个体为集体牺牲的代价。
而个体在那个时代经历的种种,即是一个家庭的无奈,无可避免的和大时代的背景紧密相连一系列的社会变迁,也让主人公的命运变化,反而越朝着不堪的方向发展。
从而也让观众有着更为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而电影中有很多桥段,都带着一份荒诞与悲哀,比如结尾处两家人的命运,正如两家人的居住空间一样。
耀军夫妇时隔多年回到包头,当年的宿舍竟是极少数还没拆迁的老房子,里面的陈设就跟他们走的时候一模一样,这分明就是在说。
他们的人生下岗的那一刻就停滞了,这种巨大的悲剧感,又和投身市场经济,成了地产大亨的沈英明的豪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反映了独生子女政策对人民的影响,致使一代人的生活发生了畸变。这是一代人的悲剧。
今年的2月17日,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中国演员王景春和咏梅获得主竞赛单元影帝影后两项大奖,这是影片《地久天长》第一次大范围进入观众视野的时候。在电影行业里,《地久天长》是从2011年《一次别离》、2015年《45周年》后,又一部电影同时斩获最佳男女主演奖项的影片。这也是中国电影人首次在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的柏林电影节上,同时拿下最佳男女主演奖项,说它是开创了历史一点也不为过。影片也获得主竞赛单元金熊奖的提名。
一个月后,《地久天长》上映,豆瓣拿下8分这样的分数,还听到很多人说看完之后哭着出来的感受,引起了小编兴趣,但是当听到说该片长达30年的跨度,很有年代感时,小编隐隐觉得大概不会好到哪里去了。这样的电影大多会被冠上“史诗”两个字,但可以驾驭这种类型的电影在张艺谋和陈凯歌90年代昙花一现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什么时候再出现不知道,反正近10年是出现不了了,更何况这是一部电影,不是电视剧,就算长达3个小时,要讲完30年的故事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果然,全程看下来,小编都在戏外徘徊,看着剧中的人物声泪俱下,我这样的无动于衷似乎不太好,不过,小编自信不是我的问题,而是电影本身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导致观影途中无法和人物感受共同的情绪。
一上来就说缺点有点不礼貌,那我们就先说优点。
一、演员的表演无可挑剔。
这一点从柏林电影节拿下影帝影后就能说明了。王景春和咏梅是真的厉害,基本上已经和刘耀军、王丽云融合在一起。王景春为了更加贴合片中那个年代刘耀军的身形,在一个月内减肥30斤;在影片中喝的也都是真的酒。咏梅专为这部电影学习编织渔网。
他们的情绪在面对自己的三个孩子时表现得恰到好处,在夫妻二人相处时也自然而然。有沉默但不尴尬的安静,也有爆发但很克制的深情。刘耀军最后扫墓自然流露出来的痛苦;王丽云面对浩浩坦白时无声的落泪;两夫妻送第一个儿子到医院时坐在地上的崩溃,每一个表演在他们这里都能看到深度和层次的变化。
除了他们,《地久天长》还有女二演员艾丽娅,她是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主角,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戏骨演员李菁菁(《金婚》),徐程(与咏梅合作《悬崖》),赵燕国彰(《插翅难逃》)都贡献了极佳的演绎,大概在看完《地久天长》之后,很多人会惊呼,原来中国很会演戏的演员很多,虽然他们流量很低,曝光度很少,但他们的业务能力实在没话说。
当然了,小鲜肉王源在该片的演技也得到了证明,按导演王小帅的说法:王源是一块璞玉。在这部电影里,王源饰演了叛逆,没有身份认同感的青少年。为了演好刘星这个角色,王源不但亲自体验海边小孩的生活,骑摩托车、钓鱼以达到更真实的人物状态,更为了脸上的青春痘,一直吃海鲜。就冲着这种丢开偶像包袱,只为表达人物身份的行为,小编开始对王源另眼相看。
虽然戏份不多,但特写到的表情反应还是在线的,这对一个流量小鲜肉来说就很容易了,毕竟人家又不靠演技赚钱。如果化妆上可以让王源再黑一点,以符合海边小渔村长大的孩子的特质就更好了。
二、年代的重现用心细心。
《地久天长》的剧情背景是长达30年的中国发展历程,在这样的沧桑巨变中,必然带着时代的印记。70年代末的知青返乡、计划生育、录像带、缝纫机、口风琴、“蹦四”舞步、筒子楼、大白兔奶糖、国企体制改革、下岗潮、南下经商潮这些都有涉及到。和《芳华》、《活着》这种类似,在场景的还原度上,几乎没有什么大问题。
据说王小帅为了让这部电影更具有生活气息,特意让这些演员在里面住几天,把煤球烧开,让电影呈现出现的效果达到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很久的目的。
说完优点,我们回来说不足。
《地久天长》从2015年开始筹备,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创作期,是导演王小帅“家园三部曲”中的首部作品,三部曲预计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所以一开始的野心还是很大的,王小帅导演的本意是想呈现真实的生活。
无法否认在影片的前一个小时,影片展现出来的气质和格局是可以撑起“时代史诗”几个大字的,我们看到了三个家庭之间超越一般友情的情谊,也看到了时代激荡下,每个人都只能服从集体意识的无奈。
但当三个家庭分开之后,整部影片就散了。说到底,《地久天长》想要表达的是苦难、愧疚和救赎三个主题,只是这个苦难不能直接说是和国家有关,而转变成了海燕的个人行为,在刘耀军独生儿子被海燕的儿子无意中害死之后,海燕和英明承担了所有的罪责,连同时代的集体压迫,这种愧疚的心理一直伴随着英明夫妇,也让他们的儿子浩浩深受其害。
一辈子,他们都想着弥补和救赎,但在实际的剧情呈现中,自从刘耀军夫妇下岗之后,英明夫妇的成长发家史就被简简单单地带过了事,而第三个家庭美玉和新建夫妇的存在则更是形同鸡肋,除了前面一个小时他们私自听英文歌,跳舞被抓可以带出时代的氛围之外,后面的整个故事他们完全失去了作用。
或许是编剧想表达更多样的人生之路,只是碍于片长进行了选择性的缩减,但换句话来说,就是实力撑不起大格局的野心。
用小家庭的巨变来展现时代的进程是艺术世界里非常常见的手法,近的有去年的《大江大河》,远的有黎叔的《人间正道是沧桑》,文学作品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大热门的美剧《权力的游戏》也是这个套路。而电影这种轻巧的表现形式,前文提到的《活着》和齐名的《霸王别姬》,美国的《美国往事》这些作品里则都有聚焦的故事核心,他们始终知道大时代只是故事的背景,不能当做全部。
而《天长地久》则犯了“主题先行、人物先知”的毛病。三个家庭里面侧重点虽然都在刘耀军夫妇,但这对这对夫妇的生活展现则更多靠的是两位顶级演员加一个小鲜肉的演技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南方小渔村这里,他们和领养回来的刘星的关系始终无法融合,因为剪辑的关系,在没有揭晓刘星不是亲生儿子之前,大多数观众猜测的应该是那次水库事件和下岗潮对这个家庭有着无法磨灭的巨大影响,但当揭晓了之后刘星离开又回来就无法解释了,好像是为了团圆而团圆,为了圆满而圆满,估计是实在编不下去了吧。
英明夫妇表面上对刘耀军怀有深深的愧疚,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没有表现,他们没有去找刘耀军,也没有提供任何可以提供的帮助,最后的送一套房子也只是口头说说,这样的行为逻辑之下,浩浩最后的坦白就只是为了自己舒服一点,和悔过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的生活日渐好转,扶摇直上,对于过去,他们大概早就淡忘了,唯一记得的只有编剧自己。
另一个人物则更是匪夷所思了,英明的妹妹,刘耀军的徒弟茉莉。茉莉去找刘耀军并怀孕的这个环节估计是《地久天长》最让人诟病的地方,没有之一。按照剧情的意思,茉莉怀孕是为了替哥哥还债,也是因为自己喜欢刘耀军这个师傅,可是这条线既不能说明英明的愧疚,也不能表达出茉莉对刘耀军的爱意,反而显得很突兀、很狗血,更摧毁了刘耀军正面的人设形象。
丽云面对这种事情也出奇的平静,平静到编剧只给个自杀的反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该片片名叫《地久天长》,取自苏格兰改编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片中也多次响起这首歌的主旋律,可友谊仅在开头和结尾处出现过,就似乎友谊大过了一切,大过了人命,大过了是非,而影片英文名:So long ,my son,这又是写给儿子的视角。
既然儿子和友情一直都在,那这俩的矛盾势必也一直都在,刘耀军的心里对英明一家是应该有恨的,有恨才能有化解和救赎,这样的主题配合时代背景才能凸显出冲突。但王小帅用自己的经历认为那个时代生活过来的父辈对苦难有一种天生的宽恕能力,凡是认命不认理,对周遭发生的一切都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他觉得这样就是真实的生活。如果是这样,那就应该像《罗马》里的保姆一样,可你从头到尾都是计划生育带来的影响,又不展开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矛盾,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真实的生活,每个在遭遇里面的人也一定是有内心活动的,内心活动需要靠事件积累,在这么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人物的成长变化一定既受到自身性格的影响,也受到大环境的作用,更会有偶然的运气因素。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演,所要做的就是选择事件,选择节奏,选择基调,很抱歉在《地久天长》里小编并没有看到导演掌控冷静掌控全局的视野,他一直掉进剧中人物的情绪里无法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情节之间的过度转折合不合理。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打动人心的作品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