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梅建议:25-35岁生孩子国家每月发放“奶粉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我国高龄产妇比例持续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撰写提案建议:
建立育龄妇女职场回归社保体系……
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给予育龄夫妇一次性特别奖励”。
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表示,目前她已撰写一份《强化女性育龄期国家责任,鼓励黄金育龄期正常生育》提案拟于今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提交。
撰写这份提案的原因,是身边一些优秀女性的晚育甚至错过生育的经历让她产生思考。
4%的女性过了35岁才生第一胎
“主流人群放弃孕育下一代,逃避社会责任,无疑是对国家未来、人口质量、社会福利、民族发展等,产生一系列严重影响。”
因为长期从事女性工作,张晓梅经常接触一些女性。
不过,令她遗憾的是,“她们中很多人谈恋爱困难、结婚晚、工作压力大,并且因为这些原因导致生育晚,甚至有人完全错过生育。”
她说,这也是她撰写这份提案最主要的原因。
张晓梅表示,根据女性生理特点,女性通常的黄金育龄一般在二十七八岁。她提案所指的高龄产妇,指年龄在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
“我国高龄产妇的比例,正在持续增长。”
她说,上世纪90年代,中国35岁以上初次生育高龄产妇平均占比仅为2%;而到2006年,这一比例就翻了一番;时至今日,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甚至高达10%以上。
“选择延迟育龄的人群,多集中在城市精英群中。”
张晓梅说,一线大城市也有着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这样优化的资源背景下,“女性推迟育龄甚至选择不育,今后的中国人口的质量会怎样,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为此,她提出的建议中特别有一条针对高知、高学历育龄夫妇:“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给予他们一次性特别奖励”。
用社保帮助产后回归职场
“社会竞争激烈,女性感觉因离开职场而被取代的惶恐感,致使育龄妇女正常的生命繁衍权利被动放弃。
甚至有的夫妻‘自愿不育’,主动选择‘丁克’。”
“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等问题,催生推迟育龄现象。”
张晓梅说,一个女性经过多年的学业拼搏和职业努力,找到了社会定位,当她在自己社会存在、社会地位、个人收入、职业发展等等方面正处于上升期的时候,选择生育后代,的确是一个挑战: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女性可能因为怀孕错过发展的机会,有些女性怀孕后甚至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除此以外,张晓梅认为,导致这种推迟育龄的原因,还体现在我国现行生育保险制度存在问题;以及一些女性对于生育后,职场回归难的担心。
“女性生产后职场和社会角色回归保障,十分薄弱。”她说。
为此,张晓梅建议:在原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育龄妇女职场回归社保体系,有原单位的,协助原单位回归;因种种原因流入社会的,在社保体系协助接受单位,帮助职场回归。
鼓励和保障育后女性回归职场、回归社会。
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继续深化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加强生育保险监督探讨尝试将全体妇女都纳入生育社会保险体系在现有相关社会保障的基础上,建立国家黄金育龄妇女奖励制度,在以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的政策基础上,鼓励25—35岁育龄期的、符合国家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法的育龄妇女,国家予以一次性孕育奖励在25-35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生育的女性,建立三年保障制度,每月发放基础育儿补贴。
网友反馈:
难道中国已经到了“造人”都由国家负责的时候?
有钱买不到放心奶粉啊!
主持人发言:
张晓梅委员为了女性的生育健康用心良苦。
高龄产子的确风险很大,但是“奶粉钱”怎么个给法?物质刺激可以解决推迟生育这个社会问题吗?希望张女士能深思之后提出好的解决办法来。
(责任编辑: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