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石是怎么组成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巴林石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巴林石质细腻,湿润柔和,软硬适中,最适于篆刻印章或雕刻国内精细工艺品,为上乘石料,历来为中外友人所推崇,乃是藏品中之珍品。多次在国内参展,誉满南北东西,从港澳地区,到东南亚各国,从欧美到东瀛,几乎传遍世界,名扬四海。在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国家首脑上海会议上,筹委会决定挑选带有东方文化色彩、富有深远意义的巴林石赠送给参会的各国首脑。从此巴林石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一直受到世人瞩目 巴林石,出产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学名叫叶腊石。与寿山石、青天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巴林石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的石头。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1973年我国正式大规模勘探开采巴林石。1978年被轻工部正式命名为中国巴林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中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
【鸡血石传说】巴林石也是女娲的“补天之遗石”。女娲补天时,乘着飞龙,佩带着剩下的巴林灵石,到处漫游。过大草原雅马吐山上空时,见苍原碧水,红花绿草,奇光旖旎,不觉翩翩起舞,而所佩带的灵石使化成千万朵鲜花,飘落而下......它们融入地底,经千万年地气孕育,又还原于巴林奇石。追溯这一传说,可能是几万万年之前的事情了。在七十年代初,在巴林右旗石棚山清理出一个深腹陶器的表面却发现刻着六个神秘文字符号和一个山石形的像形图案。其字样弯弯勾勾,曲曲折折,似纹似叶,似鸟似凤,似羽似翼,使人百思不解其意。后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员陆思贤先生破译为:天穹突然爆炸,打了个大雷,震落一块巨大的石头,由燕子(玄鸟)背负,安置在这片原野上,这是天神命令燕子送到地面上地宝物。这是不是传说中女娲补天失落于人间的那块天降之石?无人考究。但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一古籍记载之事,正与人间传说相吻合。如果确是如此,真希望老天多降奇石,造福人类。 那块补天之石,降落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地域内,化为雅马吐山,译成汉语就是“山羊”山的意思,至今,在当地还传诵着“仙女化奇石”的故事......
【主要成份】巴林石,是天然珠宝玉石一种,属含水的铝硅酸盐类,是以高岭石、以开石为主的多种矿物组成的粘土岩,因矿床坐落于内蒙古巴林右旗草原而得名。 巴林鸡血石主要是高岭石和硬水铝石;鸡血的成份是硫化汞,石质则为地开石或高岭石,硬度为2—3度。石中时常带有水银斑及少量的石英颗粒突起于石表面。鸡血中除主要成份为硫化汞外,还含有少量的致色元素铁、钛,它们是深色染剂,它的含量多少是鸡血呈现不同红色的主要原因,含量多则血色呈暗红色。另外,鸡血石也含有不同的感光元素硒、碲,这也是鸡血在光照和热烤下退色或变色(呈现暗红)的主要原因。鸡血石产自低温热液矿床、火山岩或热泉沉积矿的朱砂条带的头尾及边缘地带,产量相当有限。
【巴林石的分类】
巴林石的分类命名,基本上采用传统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体上可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
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历来就有"世界鸡血石在中国,中国鸡血石在巴林"的说法。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新近开采大块鸡血石,其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可人,分外夺目。其大小为国内最大,被称为"中国鸡血石王"。
巴林福黄石,与寿山田黄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其石质地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暇,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凤毛麟角,珍贵至极,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
巴林彩石,其彩色图案以天然见长,色彩艳丽多姿,纹理惟妙惟肖,美丽奇妙。巴林彩石上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画面,鬼斧神工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国内唯巴林盛产彩石,实属独一无二。
巴林冻石,石质细润,同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其彩霞冻石更为珍贵,洁白透明,肌体中所渗之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犹如一幅旭日喷薄,红霞漫天的水彩画,绝非他石之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