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看病贵的另类解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如同去年一样,“看病贵、看病难”又是两会的主题。大家都期盼新医改方案的出台,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降低药品价格,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似乎就能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了。其实不然,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一个层面,应该多方位思考问题。上述的措施对缓解“看病贵、看病难”会起到一定作用,但不会解决根本问题。实际上看病贵有很大成分是源于医药科技的发展,而且看病贵是一个世界难题,大家不要太寄予医改。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会因为期望值越高,失望越大。明年的今天又会说“医改失败”。一般来说,通过科技发展,降低成本,产品质量会越来越好,价格会越来越低,例如手机、电视机等日用产品。唯独是医疗服务产品是随着科技发达而上升。这是因为——
1、人们对生存的渴望与需求决定的。以感冒为例,当时流行的一个顺口溜“感冒发烧,APC(复方阿司匹林)三包,多喝开水,少吃辣椒”,现在的感冒,几乎没有不去医院挂“吊水”的。如果医生不开“吊水”,病人还不依。再以肾功能衰竭患者为例,30年前,晚期肾衰竭患者的平均存活期不足10天,临床几乎没有治疗手段,可选用的药物寥寥无几,很短时间内患者就会死亡,几乎不用花钱。而今天,透析技术已非常成熟,肾衰患者每周l~3次透析,其存活期已超过5年,有的甚至达到10年以上,但每次透析费用则是300元,加上其他费用一年就需近l0万元。现在医学科技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诊治手段。大量新材料、新技术及高端设备如彩超、CT、ECT、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MRI(核磁共振成像)、PET(正电子断层扫描)、CT-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等的使用,使很多重大疾病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另外,由于加强了对传染病的防范,医院以前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大多改为一次性使用,成倍地增加了诊疗的材料成本。现代医疗技术可以换心、换肝、换肾、换肤、换骨……等等也是高成本医疗。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现在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SARS、结核、艾滋病等一些新老传染病在蔓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交通意外、工伤等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威胁健康的主要病种。这些疾病治疗难度大、周期长,且大大增加医疗费用支出。所以在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即看病贵。当然由此带来的成绩也是可观的:建国初婴儿死亡率为20%(现在2.55%),孕产妇死亡率为1500/10万(现在50.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5-30%(2003年2.99%),人平均寿命1949年为35岁。1949年之后,由于医疗科技的发展,死亡率(包括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急剧下降,人均寿命显著延长,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1976年的65岁,1980年的68岁,再到现在的72岁。由此可见,看病贵还是贵有所值。
2、看病贵,不仅是中国,外国也如此,越发达的国家,看病也越贵,外国人也怕看病。广州市与美国的医疗情况对比(来源:新快报)项目广州(单位:元)美国(单位:美元)在岗职工年均工资30000多30000多看病诊金(挂号费)4-1260-100正常生孩子顺产1500-25005000-6000剖腹产5000-800010000-15000阑尾炎手术3000-400010000以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50000-100000200000-400000看专科医生、教授等候时间0-7天几个月(需预约)看急诊等候时间(政府医院)0-30分钟2-4小时
3、医疗服务不是越便宜越好。医疗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有其内在规律和技术原则。然而现在,一些舆论忽视医疗内在规律的存在,而是对某些表象关注过多。譬如,当一个患有脑瘤的患者(本人并不知情)因头痛求医时,医生会根据情况为其做全身检查,这是因为如果医生没有检查出其脑部的疾病是要对其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我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明确的规定。在医学上,诊断分为直接诊断、排除诊断、试验性诊断。由于很多不同的疾病都会有相似的症状,医生为了正确诊断和防止漏诊的发生,必须通过多项检查来达到确诊的目的。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诸如生物基因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将会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医疗,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会随着科技发展而并存,并不是仅仅建立起医疗保障体系就能迎刃而解的。(转自王药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