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抒情散文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很多作者喜欢用散文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抒情散文,欢迎参考!

又站在窗前,外面刚刚下过雨,天上还乌云密布,还常常看到一道道长长的,白紫色的闪电,可却久久听不到,轰轰的雷声。我在想,那闪电到底有多远,我分明没有看见云与云的碰撞。闪电虽常常给人一种可怖之感,可又总觉得闪电极美,有时觉得它便是带刺的玫瑰。

不去想,那么远了吧,眼前的火龙果的花要开了,另还有三四多粉紫色的小花,两三点雨露,片片幽绿的叶,这是以前没有的。之前小小的,稀稀疏疏的那丛芦荟现在长得极茂盛了,密密麻麻,郁郁葱葱。虽然没种什么带有香味儿花儿,可我却似乎嗅到了淡淡的茉莉花香。

记得,以前我曾买了一盆茉莉回来,常常可以嗅到茉莉花的馨香,总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四五月份,清明时节常有雨露,淡白的茉莉,雨中飘曳,吐露芬芳,姿态柔美。可,不记得,什么时候它不在了,竟自高中以来我对它的没关注便越来越少,煞是自愧,我竟曾忽略、忘记了它。

又想起,还是孩提时的模样,幽幽绿藤爬满窗台前的防盗网,好似它们就是它的天然的栅栏一般,只种一株,它便可以爬满一片。顺藤而上,顺藤而下,那么有灵性,那么葱郁,绿绿的样子又是那么可爱。我和弟弟都十分喜爱它,它是舅舅给我们的一颗种子,很大,像是放大了的红豆般,直至今日我还未能得知它的名姓,只记得当时舅舅说它是蚕豆,看起来也的确像,是在外婆家的藤蔓上的豆瓣里摘出来了的,从外婆家把它带到了自己家,便随意种下,并未有多少期盼,但自它发芽起,便日日浇水,轮流施肥,每天都盼着它快快长大。它的生长能力极强,一两个月便攀爬得满满。为了更好地照顾它,我和弟弟日日中午、傍晚都为它浇水降温,几乎片片叶子,条条藤蔓都亲自淋上清水。天下雨了,我觉得我们比能喝到“天水”的绿藤更高兴。它终于可以喝饱喝够啦!终于可以不被烈日折磨啦!……

窗台上还有盆桂花,年年可闻桂花的香甜,尤其是中秋时节,浓浓的花香,热热闹闹的团圆景象,自然少不了月饼的油腻之气和浓茶苦甘之味,自此,桂花便会一直飘香到十一月份才渐渐凋落消散。几年之后,桂花渐渐凋残败落了,每年中秋也愈来愈不热闹了,从一大群人慢慢地就只剩下我们一家人,以前都是一群人,亲戚朋友一起吃饭,吃月饼,在天台赏月,吹风,看一个又一个明晃晃的像是橙黄的月的,载着满满的愿望的孔明灯慢慢地被风吹着漂然而上,在空中失去方向,没有人知道它们会去哪里。印象依然还在当年,建国60周年时,群灯飞舞,竟在风中飘然而成六十状,我仍无法忘却自己当时心中的那份激动。

渐渐地,长大便像一把利锯,隔断了长线,中秋便连自己也只能独在异乡,倍思亲,更何况其他的亲朋呢。无端想起龙应台的比喻,兄弟姐妹,不过是同根生的一棵雨树的两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虽隔开数十米,但同树同根,日夜开合,会看同一场雨,与树雨共老。雨,又开始下了起来,我在念想着何时再栽种绿藤,何时又闻茉莉,又观桂花……

不经意间,又到了秋天。

窗台梧叶飘飘,细风不绝如丝;天外浮云悠悠,高空净蓝似水;城郊四野茫茫,山色层林尽染。这样的天气里,或徒步郊外,或登山临峰,或垂钓池边,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我却没有这样的心情,因为大伯的生命,已如秋叶摇摇欲坠。

大伯从查出罹患肺癌到病情暴发,再到昏迷,仅仅二十天。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我们这些侄子原以为能略尽孝道,给操劳一生的他些许安慰,但现在却没有办法了,正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句古话。

大伯为我们整个大家庭吃了很多苦。我爷爷在与奶奶定婚之后即患严重风湿关节病,丧失劳动能力。奶奶认为这是她的命,不愿悔婚,不顾父母劝阻,毅然与爷爷成婚,含辛茹苦为我们这个大家庭操持了一生。大伯自七、八岁时就帮助奶奶劳动,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那样苦难的岁月里,一个小脚女人守着残疾丈夫,领着一群幼儿在家族的歧视和邻里的.白眼中过活,作为家中的长子,该受多少磨难呢!我小时候,常听家人说起大伯的辛苦,说他为了盖房子曾一天之内去离家近五十里的地方拉石头跑过两个来回,每车石头千多斤;说瘦弱的他干活时像根铁条;说他在三年困难时期带领全家人讨饭时被人当作偷鸡的关了一天一夜,见到奶奶后大哭不止。每到此时,我仿佛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讨饭孩子在过挣命的生活,身后则是单薄的母亲和一群年幼的弟妹。

大伯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农民,他的一生,没有伟大的事业,有的就是为了一个大家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靠着他的辛苦劳作,二伯上大学参加了工作,三伯参军,五叔也学习至高中毕业。我们这个大家庭在七、八十年代曾多次荣获山东省菏泽地区五好家庭,于我们是很珍贵的荣誉。后来叔伯们各自成家,生活都变的好起来,大伯和眼有残疾的伯母还是过着清苦的日子。大伯母偶尔会心理不平衡地对其他人说起大伯对整个大家庭的贡献,但是大伯每天喝烈酒、抽土烟,乐呵呵地生活,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从来没有主动要求过大家对他接济。他淳朴善良,乐于助人,村里的喜事丧事总是积极帮忙。他对于后辈们慈爱关怀,像爷爷、奶奶一样。在他将近昏迷时,我告诉他二伯父就要从外地回来看他,他还说不叫回来,没什么事。

奶奶临终时,最不放心的就是大伯,怕辛苦一辈子的大伯晚景凄凉,这是奶奶对吃苦受累最多的孩子的歉疚和牵挂。对于大伯,叔伯们和我们做侄子的都有养老之心,可是没想到大伯的病情发展这么快,虽然说得了这样的不治之症能少受点痛苦,但我们连床头进药之孝都没能尽到,则更为此悲伤哀痛。

或许,大伯就是一支生命之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却不愿给人留下一点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