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你会看病吗?《新闻晨报》2011年2月20日B04版 星期日·健康周刊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编者按:关于生活,关于健康,你是否也有话要说?加入进来,与专家、与媒体一起品尝健康的惬意滋味。本栏目每期推出一个健康话题,你可以直接写下你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发邮件告诉我们。主持人:崔颖《新闻晨报》健康周刊主笔我想,健康应该是简单而透明的。如同赤足走在卵石上,仰望天空,与身边的TA一起说着“真美啊”诸如此类的话。如同斜身靠在窗边,享受阳光,将平日散乱的思绪整理收藏成陈年的私酿。然后,在这个周日的早晨,留出片刻闲暇,晒出与你、与健康有关的画面……中国至今仍有2000多万有临床症状或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要治疗,而实际上接受正规治疗的人数仅为100多万人,连1成都不到。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乙肝治疗的漫漫长路中充满了荆棘与波折:认知匮乏、虚假广告、盲目求医等因素犹如迷雾一般笼罩在患者头上,令许多患者深陷其中,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更耽误了病情。我们不禁要问,慢性乙肝患者,你会看病吗?你知道正确的诊疗路径吗?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尹有宽教授指出,乙肝治疗没有捷径可走,需找对治疗途径,避免走弯路。学会看病是慢性乙肝患者应该掌握的知识。[路径
一]携带病毒,别盲目抗病毒俗话说久病成医,慢性乙肝患者应了解一些乙肝基本知识,便于掌握自己的病情,也便于与医生交流。虽然慢性乙肝治疗的目标在于抗病毒治疗,但并不是说患者只要发现携带了乙肝病毒(HBVDNA阳性)就要应抗病毒治疗。尹有宽教授指出,除HBVDNA阳性外,抗病毒治疗中另一个更为关键的指标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LT如果升高则表示肝组织正受到乙肝病毒诱至的损伤,但也是人体清除乙肝病毒特异性免疫力强的表现,ALT越高,清除乙肝病毒免疫能力越强,当ALT达正常值高限两倍或两倍以上(三倍以上更佳)时采取抗病毒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而对于仅发现HBVDNA阳性但肝功能正常且没有做过肝穿刺者,如果医生开具抗病毒处方的话,应当提出质疑,并多咨询几位医生来决定是否该付诸抗病毒治疗。尤其三十岁以下年轻人更应谨慎,以免进入服用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药)→耐药→加另一种抗病毒药联合治疗→无效→再加免疫调节剂的怪圈。这会导致患者难以停药,不敢结婚、生育,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路径
二]脚踏实地,定期检查马虎不得由于乙肝病毒基本终身携带,因此尹有宽教授提醒HBVDNA阳性但ALT正常的人群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应每年定期随访检查,以早期发现ALT变化。其中HBVDNA小于103copies/ml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HBVDNA、肝功能、甲胎蛋白和B超;HBVDNA大于103copies/ml的者则需每三个月检查一次HBVDN、肝功能,每半年检查一次甲胎蛋白和B超。而针对已经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的四周、八周和十二周检查e抗原、HBVDNA和肝功能后,以后也应每三个月检查一次e抗原、e抗体、HBVDNA和肝功能,以观测疗效和早期发现病毒变异。停用抗病毒药后,无论有无治疗应答反应,半年内至少每2月检查一次肝功能、HBVDNA和HBV血清标志,以后每3—6个月检查一次,至少随访12个月,以早期发现HBVDNA和ALT反弹。对年龄大于40岁、男性、饮酒、肝功能不全或已有AFP增高等HCC高危患者,应每3—6个月检测AFP和B超(必要时作CT或MRI),以早期发现HCC。尹有宽教授建议患者每次在与医生交流时,自己应了解基本检查项目,如多月没做这些检查基本项目,必要时可提醒医生做这些检查。[路径
三]远离偏方,诉诸正规医疗渠道慢性乙肝的治疗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需要患者拿出足够的耐心。而眼下铺天盖地的虚假广告、偏方秘方正是打着根除的旗号,诱骗那些急于求成的患者。国家工商管理局、卫生部曾对发布的乙肝医疗广告进行调查和暗访发现,约87%的广告都含有虚假和夸大成分,那些所谓“运用基因学、免疫学、分子学现代科学创造出基因细胞免疫疗法、肝细胞透析疗法,能达到乙肝转阴目的”等宣传、“某药品或者某疗法能彻底治愈乙肝”的说法是不实之词,千万不要进入“转阴误区跟着广告”就医,花了冤枉钱不说,还延误了病情。尹有宽教授对此特别表示,只有接受规范的治疗,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如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省地县级医院肝炎专科及感染病科门诊,这些医院医生能执行“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大多数医生能正规行医。但也需要警惕少数正规医院把肝炎门诊承包给私人老板,这些单位往往在媒体网络上大作广告(省地级等正规医院不允许做广告),从这些媒体网络上得到信息的消费者也可能会被误导。[路径
四]固定就医,有益疾病长期管理据尹有宽教授介绍,许多乙肝患者都希望遍访名医以期得到最全面最权威的治疗导向,尤其是外地到上海来就诊的患者,经常会先到各家大医院都看一遍,了解各个专家的想法,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一定有益,反而会使思维紊乱,转而陷入迷茫。这是因为每个专家通常在门诊时间内要看20-30位以上的患者,每个患者的就诊时间有限,所以对病情的了解也有限。相对的,如果专家面对一个熟悉的患者,医生对他的病史有大致印象,只需结合病人最近病情和最新化验单,就能为他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所以,找一个固定的医生持续诊治才是正确的做法,但如果在经过一段时间诊治发现这个医生的观点与“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相左或只顾开药从不与患者多交流,那么此时患者就应该另谋高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