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的作者是谁?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对《悯农》这首诗,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尽管诗词比较简单,却饱含对贫困百姓们的深切关怀,也道出农民的心酸苦楚,简单朴实的文字让人懂得粮食的重要性,让人们懂得去节约粮食。
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 扩展资料:《悯农二首》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 拓展资料原文: 《悯农二首》(一)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赏析: 《悯农二首》是 唐代诗人李绅的 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
唐朝的李绅。 拓展资料一、《闵农其一》 1、全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3、赏析 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 二、《闵农其二》 1、全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
李绅(772—846),字公垂,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亳州。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806)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