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雾霾"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感谢邀请
这几天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焚烧秸秆。从气味中就能闻出来。下图就是焚烧秸秆场景。秸秆焚烧时会冒出大量的烟,进而形成雾霾。
马上春耕了,这些秸秆必须要处理,否则那么多秸秆扔在地里,会影响耕种的。
关于秸秆的处理,传统的方法,就是农户运回家当燃料,比如每日生火做饭,冬天取暖等。
下图就是东北农村的“柴火垛”,这些柴火将被用于生火做饭,取暖。
但随着地越种越多,城镇化改造后,进城的人越来越多,加之做饭取暖方式的变更,越来越多的秸秆用不完,便被堆放在田里。
为此,国家和地方也是想了很多办法的。比如:1.回收焚烧发电
2.粉碎归还土地
3.回收加工当饲料等等。
下图就是机器在打包秸秆。被打包的秸秆可以送往发电厂发电,或者运往养殖场加工成饲料。但由于处理成本高,电厂、饲料厂又消化不了,所以绝大多数秸秆还需焚烧。
哈市政府和地方高度重视,积极规范、指导焚烧,已经将影响降到最低。市里、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办法,包括严厉的问责甚至处罚。
但农民的地还得种,凡事不能搞一刀切,不让焚烧是不现实的。
所以政府工作人员在积极下沉指导工作,尽量在环境允许时烧,晚上烧,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比如今天,我们已经能看到太阳了,虽然还是比较朦胧。
所以,请各位朋友理解。因为春耕必须保,我们的饭碗必须端。
建议封闭好门窗,外出戴好口罩。
希望能够帮助您。
哈尔滨雾霾的根本原因是啥?
雾霾是什么?每当冬天的时候,北方的一些城市会出现较高频繁的雾霾天气,并且逐年有扩大的趋势,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情况,从而引发人们的关注,那么雾霾环境到底是有什么构成的?他对人体有着泽阳的危害,我们又如何防止雾霾?
雾霾的形成雾霾本意是雾和霾的混合体,出现雾霾的首要前提是先有雾,雾是由温度骤降导致出现,比如它总是在出现在晨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由于温度、日照等作用下,空气的湿度呈现规律性变化,又比如大山间很容易起雾,它们的形成条件与云极为相似。
有了雾气,还需要霾,霾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构成(pm2.5)。通常是由工业、汽车、燃煤等产生。常常出现在一月份或者入秋时节,昼夜温差较大,表面悬浮水汽,受到阳光等其他的因素结合了雾气和霾的特点。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雾霾频繁的出现在各大城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出现雾霾的次数较多,下面以哈尔滨为例。
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冰城的美誉,最低温度零下40℃,冷是它是一大特色。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把一盆水抛向天空,落地就成了冰碴子。
随着春季开始,冬天的寒意逐渐退去,哈尔滨的郊区开始了新的一波播种,此时农民需要把去年残留在地表上的植被烧掉,俗称:烧荒。
每当这个时候大家非常默契的把田地的秸秆汇集一堆堆的集中处理,对于农民来说最高效、最方便的方法便是焚烧处理,也是源于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方法(全国各地都是如此)。
最常见的是焚烧秸秆,至于原理就是为了获取高效的钾肥,相当于免费的为今年的玉米施肥,但是笔者是不赞同这么做的,因为它的弊端危害,显然高于眼前的蝇头小利。
烧荒会释放出大量的颗粒物,集体放荒严重影响到空气质量,人体吸入体内会对较为敏感的器官造成损伤。眼部、咽喉、鼻子、肺部都会有损伤,这些器官直接接触到颗粒物。长期吸入肺部,毁损肺泡,导致尘肺病。
其次春季西南风、东南风较多,季风盛行,户外气候异常干燥,此时烧荒,最容易导致火势不受控制,蔓延成火灾。
所以国家也是通过一些列手段禁止烧荒,但是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依然存在烧荒的陋习,想要改变,需要从根本上提高意识。
烧荒为次,工业为主烧荒只是一小部分,真正的主要因素还是源于以煤炭作为主工业产业。光是城市供暖、火力发电排放出的颗粒就够喝一壶了,更不用说汽车尾气了。
不过它们属于日常所需的排放,可以调控的余地较少,一般政府会提倡出门乘坐公交车、地铁等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然后降低pm2.5。
题外延申下,我曾经在山西带过一阵子,它们是烧煤大户,不过近几年开始提倡煤改电,即冬天不允许烧煤,采取集中电力供暖的方式,一旦空气质量较差,当地政府会采取限制车辆通行,免费乘坐公交车等一系列方式缓解糟糕的空气质量。
最后总结一下,出现雾霾的防护措施,使用防护效果较好的呼吸阀的口罩,它能够有效的过滤pm2.5颗粒,减少对呼吸系统的损伤。
我是喜欢蜗居的外星人,欢迎关注!
主要原因是因为东北农村地区集中焚烧秸秆。
过去我们东北的农民习惯在丰收之后(也即是8-10月)焚烧秸秆,今年由于种种原因改在了春种之前。
焚烧秸秆的政策管制如果关注东北农业新闻的话,会发现吉林省从2018年秋天开始、黑龙江省从2019年秋天开始对农村地区的秸秆焚烧专项治理。
从政策文件来看,黑龙江、吉林两省在政策初始制定之时都采取了“坚决不能烧”的方针,实行的是“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彻底解决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
同时,两份文件的颁布时间都在秋天,并且两份文件的政策背景都是我国东北地区在秋天同时面临焚烧秸秆和供暖的双重环境压力。因而,仅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
然而现实是,今年4月7日,黑龙江省又开始在官方严格控制时间的情况下,允许分区域、分时段焚烧秸秆。
在春耕之前,秸秆的问题必须解决,而今年由于近期的禁烧政策+新冠疫情的影响,一直拖到了4月份。
但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要焚烧秸秆?这并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
因为目前来看,直接焚烧是现有手段中最经济划算的,甚至可以说是东北地区大多数农户可以采取的唯一办法。
30前的东北农村,玉米等经济类作物的秸秆是完全可以通过农民自己的焚烧取暖、喂食牲口内部消化掉的,但是现在不行了。这主要是由于:
东北农村的可耕种面积更大了,玉米等作物的产量更高了;
由于化肥和现代化农业科技的使用,单位面积玉米等作物的种植效率提高了,或者可以理解为同样的玉米,现在的比过去的长得要高;
农村地区更多地使用煤炭或天然气这种效率更高、污染更少的燃料,农村地区对于使用秸秆作为燃料的需求几乎没有了;
务农人口减少,而秸秆的处理、搬运等工作很难机械化大批量完成,反而不如就地烧掉。
同时,相比于南方,我国的东北、华北地区冬季并不潮湿,很难通过土地内的自然腐烂的方式在一个冬天内处理掉秸秆。
除了焚烧我们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有。但目前看来都不是经济上的最优解。
我们以“生物质发电”为例。
我国从十一五期间开始就有了“生物质发电”的规划。“生物质发电”在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将秸秆集中起来作为燃料发电。
但是这种生物质发电的前期投入量巨大不说,运营过程中的成本也远远高于煤电。根据家里从事相关行业的亲戚的观点,主要的成本集中在秸秆的收集和运输过程中。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东北的生物质发电厂都像是国家为了保护空气质量而进行的赔钱赚吆喝的投资。这种投资自然就没法持续和扩大。
未来应该如何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秸秆固然是不能一直烧下去的,但是短期内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通过更严格的分时段、分区域焚烧管理,辅之以国家补贴下的生物质发电手段来解决。
长期来看,如果秸秆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成本集中于秸秆的收集和运输,那美国或欧洲的“机械化大农场”模式或许会成为科技巨大进步之外的一个办法。
个人觉得主因还是秸秆吧!因为这几天的雾霾都能闻到浓浓的烧秸秆的味道!也看到了农民伯伯门确实是在地理烧秸秆!但是这个应该就是集中这两天烧!不让烧的话也确实无法耕种!过了这两天应该就会好了!
去年冬天留在地里的秸秆,冬天不上烧,又没处理,种地马上开始了,不烧怎么种地呀,空气中弥漫的都是烧秸秆的味道
农民👩🌾要春耕了,不能耽误时节,必须采取措施保春耕促生产。所以就焚烧秸秆以备春耕了!
燃烧秸秆浪费资源,造成大气污染,很不好,但不燃烧又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影响农业生产。有关专业人士应该在秸秆利用上多点投资,研究出好的处理办法。秸秆可以燃烧,就可以发电,也可以民用取暖,何乐而不为?做饲料可否?总之别再露天燃烧了,对天,对人真的不好。
哈尔滨的雾霾我认为有很多方面造成,化工厂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煤炭,秸秆燃烧等等对大气存在污染,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当然,我们能做的是减少污染排放,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导致雾霾形成的是大气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也就是大气层释放的臭氧,磁场,温度,湿度,光照,气流以及其他未知的大气环境。很明显,是大气层对污染源有一种稀释,分解功能,包括云层对水源,粉尘的吸附,这是气候环境的一种综合“排毒”能力,就像身体状态在健康,亚健康,生病时产生的反应。我们不能指鹿为马,应该科学,理性的认知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看见烧秸秆就说是因为烧秸秆造成的雾霾,放烟花造成的雾霾,汽车尾气,化工厂造成的雾霾,做饭排烟造成的雾霾,应该理性的面对雾霾,解决雾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节能减排,是我们应该做的。
首先持续逆温和弱风气象,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是造成空气污染加重的直接因素。
其次,目前正值秋季整地期间,城郊及周边县市大量焚烧秸秆,产生了浓重的烟尘,这是一重要因素。
此外,20日哈尔滨全市开始正式供热,有人提出供暖是雾霾天的首要原因。
1 哈尔滨市雾霾原因分析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东经 125°42′―130°10′、北纬44°04′―46°40′,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 994 万。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全市的雾霾等环境问题较为严峻,
值得人们深思。哈尔滨雾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大气污染源分为高架点源、低架面源,H < 30m 的排气筒排放源或无组织排放源为低架源,H ≥ 30m 的排气筒排放源为高架源,根据哈尔滨的首要污染物细颗粒的来源分析,哈尔滨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架点源 ,也包括低架面源污染物。燃煤烟粉尘、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工业挥发性有机物、秸秆焚烧等构成了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随着哈尔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 PM2.5 贡献值中燃煤占 25-41%,机动车尾气占20-25%,工业废气、秸秆焚烧及其他排放占20%-30%,扬尘占 3-11%。2008 年到 2014 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幅超过一倍 。(1)高架点源污染。目前,哈尔滨市年煤炭消耗量 3300 万吨,10 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现存 3700 余台,占哈尔滨市燃煤锅炉总台数 88%( 建成区 10吨及以下锅炉 1338 台 ),部分燃煤电厂尚未完成治理设施升级改造,仍超标排放。(2)低架面源污染。就低架面源污染来看,主要有汽车尾气、秸秆焚烧和建筑扬尘等,尤其是棚户区、城中村等低矮面源污染较重;全市近 6 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辆仍上路行驶,污染排放贡献率高,再加上冬季受气候影响、路况不畅,车辆长时间怠速行驶也加重大气环境污染。在哈尔滨市空气污染物中,特定污染物排放较为集中。秋季秸秆集中焚烧普遍,目前年产秸秆量在 1700 万吨左右,综合利用率不到 30%,大部分集中在 10-11 月焚烧,重污染天气明显增加。冬季供暖燃煤锅炉集中起炉,全年供暖燃煤量已超1000 万吨,进入 10 月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剧增,煤烟型污染特征明显。春季大风天气多,煤堆、灰堆、物料堆及建筑扬尘污染较重,大气污染呈现扬尘污染特征。哈尔滨城市中心区建筑高、密度大,城市建设生态廊道不足。秋冬季节逆温、静风、回暖等静稳态天气频发,仅 2014 年静稳态天数就超过 40 天以上,大气水平和垂直流动性差,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污染物容易堆积不利扩散,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
2.2 哈尔滨市雾霾防治对策
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生存和健康,雾霾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表面的生活不便,也给人们生活、工作造成较大困扰,影响人类健康 。就哈尔滨市来说,加强雾霾的防治可以从采取以下措施:(1)提倡建筑节能,加大供暖改造力度。(2)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严禁上路行驶,鼓励市民乘用公共交通出行,大力发展以电动车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汽车。(3)加大城市绿地面积。结合哈尔滨市的气候特点,积极引进耐寒植物,增加市区绿地面积,主城区增加绿地广场空间,中心城区疏散减少人口密度至新建城区,分担中心城区人口居住及绿化压力。(4)加强农作秸秆禁烧工作。加大对农户秸秆禁烧面积的财政补贴力度,对积极收储秸秆的企业给予奖励,大力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养殖、发电、制作木地板等行业发展,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实现变废为宝;加大对秸秆焚烧行为的惩治力度,采取打击与
奖励相结合,严格控制秸秆焚烧行为。
3
雾霾既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也会阻碍城市的发展,对于哈尔滨市来说,在雾霾产生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合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哈尔滨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