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老鹰抓无人机有前途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随着无人机的发展和普及,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航拍、救援、送货,甚至侦查等,但与此同时,无人机“黑飞”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各国为应对无人机非法破坏、侦查行为制定了多种应对措施。
比如使用常规武器,比如枪、炮,甚至导弹打击无人机,使用电磁武器干扰无人机飞行信号接收和飞行航道控制的,使用声波武器使得无人机的陀螺仪发生共振无法获取正确信息而坠毁等。
此外,还有使用一些非常规武器比如用大网捕捉的例子,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就研发了可以发射大网的无人机,用来捕捉无人机。甚至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利用生物武器对付无人机,法国、荷兰等国家的军队就尝试训练老鹰实施空中无人机的抓捕。
老鹰抓无人机有其天然的优势,老鹰可以从空中对无人机进行攻击,在大型集会的时候,可减少在人群中使用子弹的风险,且老鹰从数千米之外就能识别出无人机,在截获无人机上比使用枪支更有效果。
老鹰的可训练性也无需多虑,战斗机作战时已经有经过训练的老鹰进行鸟类驱赶来保障其作战的安全性。而且训练老鹰对于无人机抓捕的投入成本远比研制高科技攻击武器低得多。
但该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老鹰对于直径过大的无人机束手无策,而且无人机的金属材质也常造成老鹰的受伤,而老鹰抓无人机只能单点攻击,在无人机集群化作战的趋势下这种方法将有心无力。
所以,老鹰抓无人机在定点区域的防守方面可以说仍具有优势,比如对大型集会场所,或重点军事基地,但对于大范围的无人机群攻击来说,不适宜派老鹰进行抓捕。当然了,目前训练老鹰的方法还处于实践阶段,大规模的应用还为时尚早。
谢谢邀请,我也是航拍爱好者,经常会使用大疆无人机继续航拍。可以肯定的说,航拍确实很大气壮观。
随着无人机的使用日益频繁,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私占空域、妨碍飞机的紧急迫降、甚至引发撞机事故,这些问题频频发生。
肯定说训练老鹰捕捉无人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荷兰警方对老鹰进行特殊训练,让它们识别和捕捉无人机,把无人机当做猎物。有了这空中的擒拿高手,再无须担心无人机失控或是砸伤人群了。
只是这方法还在实践中,目前,老鹰可以轻松将空中悬停的直径1米以内的小型无人机准确捕获。但是个头儿过大的无人机,很可能会对鹰造成伤害,无人机上的大块碳素纤维零件可能会刮伤鹰腿或鹰爪。也许给老鹰套上“护膝”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所以说老鹰捕捉无人机是有前途的。回答完毕。
我是今日头条自媒体“北纬30度旅行”原创作者,欢迎朋友们的订阅关注,谢谢。
训练老鹰抓捕无人机,个人感觉是不太可行的。
无人飞行载具(unmannedAerial Vehicle,UAV)或称无人飞机系统(Unmanned Aircraft System),俗称无人机或无人飞机,指的是不需驾驶员在机内驾驶的飞机。
UAV乃指借由遥控或自动驾驶技术,进行科学观测、战场侦查…等任务的飞行载具;UAV与传统有人飞机相比具有操作成本低、运用弹性大、支援装备少…等特性。一般来说,UAV大致上可分为以下数种:近距离UAV搭载5公斤以下酬载于低高度飞行5公里距离;短距离UAV则将飞行距离增加至20公里,以上两种UAV常称小型UAV(small-UAVs)或迷你UAV(mini-UAVs)。更小的微型UAV(Micro Aerial Vehicle, MAV)指翼展0.5公尺以下,飞行距离至多2km。战术UAV则至少具有20小时的飞行时间,视任务而订,升限至少5486.4公尺(18,000呎)。至于无人作战空中载具UCAV(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则是具备类似攻击机的性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数种发展路线。一种是以退役的飞机改装成为特殊研究或者是靶机。一种是以专门设计的小型无人飞机担任特殊的侦查或者是试验任务,第三种是以小型无人飞机取代大型飞机的任务。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担任侦查任务的角色上开始展露他的灵活性与重要性。
用老鹰抓捕无人机,若是小型固定翼还是有些可行的,固定翼其桨在机身前方,机身后方无攻击力老鹰有安全抓捕点。
但若是轴类无人机,其旋翼在高速旋转下有较高的攻击力,而且可直上直下很容易躲避老鹰的抓捕。
而且可以科技反无人机,伴随消费型无人机的普及,随时可能闯入机场禁飞区域的无人机给飞行员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无人机撞上商用飞机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为防止无人机误闯机场,近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宣布在选定机场测试“反无人机防御系统(AUDS)”。这种系统拥有雷达探测元件和先进的跟踪能力,并搭载一个能让无人机无法靠近的小型神秘装置,使用无线电波来阻止无人机的靠近。
此外,拜仁慕尼黑俱乐部就曾与一家叫作 Rheinmetall 的防御公司商谈过“购买电磁作战无人机系统”的可行性,想要拒无人机于赛场之外。
猛禽具有一定的空中捕猎能力,但无人机在单项飞行能力上往往能超越它们,比如有的比它快得多,有的大得多,有的垂直起降型号比它灵活得多。而且,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无人机往往较大,猛禽根本抓不住,但相对较小的型号又不是有螺旋桨就是有旋翼,而且后者往往有多个。这些部件虽然只是塑料制成,功率也不算大,但又轻又薄,高速旋转,接触角度不当,人类操作者也可能被打断手指,它要打伤猛禽的身体是很容易的。
因而,除非猛禽学会以非常巧妙的角度接近和抓住无人机,比如从正下方,而且还要会判断不同型号的旋翼位置(实际上旋翼高速旋转时反而是看不清的),受伤的机率很大。一旦受伤,人类驯养的捕猎动物一般不愿再次执行任务。
网上流行的这些照片,这张鹰的翅膀上就疑似有伤
相对而言,螺旋桨动力的固定翼无人机更容易被猛禽破坏,它只需要学会避开螺旋桨,从侧后方将其掀翻即可。但这些都最多服务于机场周围净空秩序的维护,在战场上用处不大。
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人类与训练过的猛禽之间只能依靠传统手段联络,比如声音和视觉,这意味着这种反无人机工具只能在很近范围内使用。在这样近的距离内,反无人机的手段太多了。对这种速度并不快的目标,很多常规武器都能击中击落,其实最难的挑战反而是它们太不容易被发现。在这一点上,猛禽当然有很好的视力(其实也没有昼夜视力都强的),但即使训练它发现无人机,用它去击落的成功率、可靠性如果不确定,还是得用其它手段,只用它发现,又如何准确提示给人类?也就是说,这种手段的效费比是不确定的。
另外,从对抗角度,如果猛禽反无人机特别有效,无人机只需加装一点烟幕或催泪剂喷雾器,猛禽就会吃亏。何况无人机蜂群战术发展迅速。当然,如果训练猛禽学会抛网兜住无人机也能解决问题,但它仍不是一个效费比最合适的工具。
防范无人机是目前警卫上的一个难题。法军别出心裁,想通过训练老鹰来抓无人机,我认为从军事和动物学两个方面分析,这种做法的效果会非常有限。
鹰的可训度是有限的。从古代至今,鹰被不同民族的猎人和军队驯养,但是请注意,所有的驯鹰人只有一个用途,就是捕猎,并且捕猎对象非常有限——兔子或鸟。除此之外,鹰没有任何第二种用途。这与军犬有着本质的区别。军犬可以担负巡逻、警戒、护卫、嗅探、通讯等等众多不同种类的任务,但是训鹰的目的就是一个:抓鸟或抓兔子。
在今天的解放军军用机场中,就有专门的战士训鹰驱鸟。训鹰抓鸟是利用了鹰的本性,是鹰的本能,所谓训只是让鹰服从主人的意志,在主人需要的时候抓鸟,在主人命令的时候飞回,仅此而已。鹰对无人机是没有天然反射的,并且无人机的种类很多,排除察打一体长航时的大型无人机(鹰对它们构不成威胁),对小型的无人机可能会有一定作用,但是根据我对军警犬训练的了解推测,这种训练的难度会非常大,训练周期会比较长,并且不是所有的鹰都能完成训练,淘汰率一定很高。
当训练的成材率过低时,这种训练就不具备普遍性,也就无法在军队中推广。军犬之所以可以大规模应用,那是因为人类对犬的育种、选材、训练已经有这非常成熟的方案,一个义务兵学习几个月就可以熟练掌握,但是训鹰抓无人机的难度显然会远远超出,所以我敢肯定,法军训练鹰抓无人机可能会出现成功的案例,可能会有个别战士和“军鹰”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人类训练鹰来克服无人机的方案,一定不可能普及,法军的这种做法多半是无疾而终。
从目前的情况看也是个办法,但不是长久之计。未来袖珍个人无人机的技术也还会发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要看立法机构协调,以及政府、个人、无人机制造厂商相互协调。
首先,这东西不算扯淡,人家是真的做到了。
很多动物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朋友,被驯养驯化的也不少,中国自古也有训鹰的,君不见杨过大哥还养了一只空中巡洋舰一样的大雕吗。
抓无人机这东西,多旋翼还好,移动速度不快,发现目标,一个俯冲,一双利爪直接抓住,高速旋转的旋翼,想想都觉得疼,不过鹰大哥估计不觉得。
对于固定翼无人机,想想还是算了,想抓住,鹰的飞行速度再快个几倍才有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