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属于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属于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属于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结合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诸方面知识而创造,用于指导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指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2014年4月,我国正式启动“二十四节气”申报“非遗”工作,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2016年11月30日,正进行第十一届常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宣布,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第31个列入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出席本届常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代表作名录,既是教科文组织对该遗产项目有助于在整体上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性认知的一致认可,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文化融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但“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依然任重道远。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直接领导下,我国已于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

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馆、内乡县衙博物馆,湖南省安仁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花垣县非遗保护中心等相关单位,建立并依托二十四节气传习基地,开展相关调查、传承和宣传活动。

同时,以中国农业博物馆和中国民俗学会为代表的社团群体长期从事“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文献、传统知识及民俗实践的保存和研究工作,分别负责征集、收藏、展示和研究、宣传、弘扬等工作,承担起专业机构和专业学会的责任。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相关拓展: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你可能也喜欢:传承与发扬: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意义今年冬天会很冷吗,今年冬天可能会冻哭?进九是哪天,2016年什么时候进九冬至是几月几日,2016年冬至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