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碧溪皆可游散文

碧溪皆可游散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碧溪皆可游散文

来往井冈山的路上,心里记下了一个地方:碧溪,就像是唐诗宋词里走出的名字,嘴唇轻轻吐出两个字,空气中便弥漫了别样的意蕴和雅致。

碧溪镇位于江西省泰和县西部、革命圣地井冈山脚下,与遂川、永新、井冈山毗邻,被誉为泰和的“西大门”。境内六七河、六八河发源于深山幽谷,两岸竹木葱郁,森林覆盖率高达79.6%。

我与碧溪似乎暗合了某种默契,冥冥之中注定了这次初秋的邂逅。感谢佳时吉日,让我的双脚终于踏上了这块土地。在千年古村游家村,一下车,热情的乡亲敲锣打鼓,舞狮子,放鞭炮,端美食,搬条凳,上香茶,迎接我们到来。

蓝天白云下,最先吸引我的是游家村的村招牌,村名写在三个大大的竹圆箕上,黑色的正楷大字,遒劲有力,配上飞檐翘角的马头墙,古朴的韵味扑面而来。

走进民俗文化风情馆,里面的展品分农耕生产、起居生活、手工技艺、节庆礼俗、饮食文化等。挂在木格栅上经年的斗笠和蓑衣,庄重而安静,脑海里立马联想到濛濛细雨里的农耕图,一牛一人一蓑翁,一犁一耙一田垅,淡烟微雨中,种子递交着一个个季节的密码,和泥土在说着悄悄话呢;搁在八仙桌上的马灯、油壶、水罐和算盘,通体透着雅暗的时光,我似乎听到了岁月急促而欢快的脚步声,这么远,又这么近。正屋后面是一排低低的廊房,我还看到了久违的鸡公车、将稻谷去皮的砻、石磨、水车,打谷机等,这些远逝的老物什,被用心地收拢在一起,打捞着记忆,令观者倍感亲切。

这些老物什,自然、质朴、从容、安静、不雕饰、不做作,和你默默对视时,恭而安,温而雅,不仅有穿越时空之感,还渗透着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它们四目相对时,你会高兴好一阵子。

碧溪镇着力挖掘传统文化,整理出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烧瓦塔、跨火盆、祭宗祠、拜文书、摇菩萨、行酒令等九个特色鲜明的民俗传统文化,此举既传承了民俗文化,又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真可谓:留住了民俗,就留住了历史,留住了历史,就留住了财富。

盯着竹圆箕上的村名,我脑海里顿时浮想联翩:游姓在南方很少见,得姓始祖是子游,据《元和姓纂》一书考证,游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今河南中部黄河以南地区),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联想到后来在祠堂里看到“子偃遗风”的匾额,心头一喜,按我的猜测,十有八九,这个江南小村,是从黄河边迁徙而来,一路上,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雨一更,游氏子民能千里迢迢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应该是宜居的风水宝地。

遇见五十多岁的游仁生,想他这个村子的历史,他戴着草帽,露出一口黄牙,牵着小孙子的手,正坐在过道边闲聊呢。见我问话,他连忙改用拗口的普通话和我拉家常:“我们这个村的开基祖从北宋咸平元年戊戌年建村,至今有一千多年了,现在村里有107户人家,570多人,现在这一排大房子,是游姓的一个大家族里五个儿子所建。这五个儿子,个个精明能干,不光靠种田发家,农闲时还做木头生意,通过水路贩卖到外地,所以才做起这么宽敞的大屋。”

我又一次打量着这一排大房子,青砖灰瓦,内为砖墙和木架结构,外附侧屋和庭院,高大的红石门框,大门上方有改良后的“天窗”,利于采光。屋檐和窗棂处,精美的雕刻和绘画,透出主人不凡的气度和儒雅的情趣。

鸡鸭悠闲地摆动着身姿,免费为我们带路。绕过一口圆圆的池塘,可见中西合璧的民居,上面是飞檐翘角马头墙的.庐陵风格的建筑结构,下面的墙基是西式的拱形的廊门,红红的对联上写着:维学治身忠厚处世,良善为人睦邻友族。一中一西,在一处老屋子上融合着,相得益彰。灰瓦像老屋的眉毛,经年里,瓦缝间泛着青苔和碧草,一睹便知老屋的年龄和底蕴。这个村,这个走过千年、品味着冗长岁月的游家村,不一般!

喝着醇香的腊八酒,吃着乡亲们亲手做的豆粉米果、千层糕、糍粑、竹筒饭、炸麻圆、醋姜、煮花生,吹着穿堂风,坐在吱呀作响的竹椅子上,悠闲地靠着砖墙,犹如回家的感觉。

吃完可口的农家饭,车子载着我们,在一片绿海中穿行着。眼前,每一丛竹子,都如侠客,每一棵樟树,都像义士。远处,青山隐隐,白云悠闲地叠加着奇峰。风,带着一股田园和庄稼的轻甜和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纯净得可以罐装出口,顿觉心清气爽。

横跨在六七河上的飞锡桥,三孔单拱,始建于南宋嘉熙年期间,据记载是江边村一位李氏妇人慷慨解囊所建。河两岸草木葱茏,桥下河水清澈见底。同行的美女打着花折伞,迈着时装模特步,点缀着古桥。走过飞锡桥,就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飞锡古阁。虽然门额是题写着“唐末飞锡古阁”,可经过后人的多次修葺和改造,古阁已经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一个四周熏得焦黑的大香炉,证明着这里的香火鼎盛。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跨进这个门,时光不由得慢了下来。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婆婆,斜躺在竹椅上闭目养神,不言不语,与古阁一起透着安然和静寂。问她高寿,她笑了笑,用手比划着九十岁了。她的右边,几十尊雕刻精致的佛像,身披红绸,高低错落地摆放着,正中间是一个两侧带耳朵的鼎形香炉,一盏青灯泛着微暗的光,护佑着这里的灵山秀水,也保佑老婆婆长命百岁。

游在碧溪,优哉游哉!游哉优哉!同来的书法大家挥毫泼墨,行云流水,写下了“碧水清溪,景泰时和”的墨宝;长枪短炮的摄影家“咔嚓咔嚓”地拍摄着美景;漫画家寥寥几笔,惟妙惟肖地勾略出“碧溪捣糍图”。碧溪的景致很多,里山村西坑垄的白马寺,牛牧村六八河旁的石人公,三峰村梨树下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址,三峰村体验式观光农业的蓝莓基地等,可惜时间仓促,没有一一前往,留点念想,下次再来。

碧溪以“绿色”和“古韵”发来邀请函,青山绿水间长出的古民居、古阁、古寺、古桥,犹如采茶戏一般,需要观者闭着双眼细细品味的。再一次回眸碧溪,恍惚间,心中涌起一股诗意:红树酣醉秋色,碧溪轻弹夜弦。在碧溪,一不小心,我也做了一回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