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写作文体范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 人物通讯如何写 人物通讯注意事项人物通讯的功能为:具体、生动、客观报道新闻人物的典型事迹。
新闻人物既可是正面典型,也可是反面典型;既可是个体人物,也可是以团体为对象的集体人物,如某个组织、单位等。子贡曾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因此,在写人物通讯时,不能将正面典型写得人见人爱,也不能将反面典型写得人见人恨,这样既有违新闻真实,也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一、人物通讯切忌刻意编造“显著性事迹”。
在报道新闻人物时,不能对人物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如:写先进人物时,往往写得不近人情,编造诸如“父母去世不回家”等事迹;而写反面人物时,却又写得恶贯满盈,一无是处。
如此编造典型“显著性事迹”,不仅使得人物事迹缺乏新意、毫无特点,也有损新闻真实,引起读者怀疑甚至反感。如:22年来,他每天都坚持站在教室门口,迎送学生,风雨无阻。
每天,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放学后,直到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学校,他才离开。点评:“22年来,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文中以此突出一位教师的敬业,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样的“显著性事迹”往往经不起推敲,缺乏可信度:22年里竟然一点“意外”都没有,每天他都是第一个,作者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即使别的教师都“甘于人后”,他22年里就没有一点“拖后腿”的事情?在选择表现人物形象的事迹时,最好有采访支撑,即用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标示事迹的信源。
如上文非要用“22年来,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这一事迹来表现人物,可作如下修改,以增强可信度:他的同事**说:“22年来,他几乎每天都第一个来到学校,直到最后一位学生离校,他才回家。”之所以编造“显著性事迹”,主要原因是通讯员对新闻人物不够了解,采访不够深入,或者采访时“先入为主”,以挖掘“显著性事迹”为采访目标。
因此,要避免“显著性事迹”造成新闻人物“失真”,通讯员应深入采访,了解新闻人物的全貌及相关事件、语言、细节等,筛选出其中“与众不同”的内容。二、人物通讯选材切忌模式化。
人物通讯要善于截取新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细节等读者意想不到(未知)的素材来表现人物,切忌模式化。通讯员在人物通讯写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模式化倾向:1.人物形象刻板化,只顾工作,不顾身体;只为别人,不为家人。
如:从一名农民到一名煤炭工人,到工区区长,他曾多次变换工种,毫无怨言,不管干哪一项工作,都干一项爱一项专一项。热爱自己的工作,胜过爱惜自己的身体。
由于长期从事井下工作,加上他现在已是年过半百,身体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出现,他早知自己身患绝症,却瞒着家人和单位领导,没有因此而耽误工作,指导累到在工作岗位上。点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类似“只爱工作不爱身体”的“典型”套路,既与现实生活不符,也有违人道、法治精神。事实上,这样的“行为”,不仅于个人不利,更于工作无补。
2.典型事迹虚构化,“高大全”难掩“假大空”。我们来看一篇人物报道:提起**,班主任韩文会老师眼里噙着泪花,一遍又一遍地给我们讲述着:“**同学在校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能够专心听讲,下课能按时完成作业。
虽然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但他热爱班集体,不论是扶残助残捐款,还是为汶川地震灾区爱心捐款,他都踊跃参加,捐款数额最多,已连续两年荣获学校和班级‘行为文明学生’称号。”政治课常菊芳老师饱含深情地告诉我们:“**同学在住校期间,尊师守纪,衣着朴素,总是吃最普通的菜,在他身上处处体现着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成人眼里,他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点评:以上两段老师的话,怎么听都像是《学生手册》上冷冰冰的评语,无须“噙着泪花”来讲述。同学李峰含泪回忆说:“今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和**同学去校外买干吃面时,发现一个刚会飞的小麻雀在路上跑,我说一脚踩死它,**硬是不让,最后他抓起小麻雀往空中一抛放飞了。”
点评:为了衬托典型人物的高大,同学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看到小麻雀首先想到的是“一脚踩死”。小麻雀在路上跑,让他自得其乐好了,何必需要“英雄”多此一举“抓起小麻雀往空中一抛”呢。
**英勇献身,最悲痛的莫过于他的爷爷、奶奶等亲属。办完丧事,**的父亲郑红星将薛建强叫到家里,仔细询问了儿子救人的全过程,连声说:“救人救得对,他死了,值。”
点评:实在是“伟大的儿子身后必有伟大的父亲”。孩子死了,在父母亲人眼中,更多的是悲痛,而不会如此“冷静”地权衡值还是不值。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以上报道所引用的话,无论从逻辑看还是实践看,都经不起推敲,不是作者发挥想像在“创作”,就是受访者发挥想像在讲述。3.新闻细节想像化,违背新闻写作客观原则。
如:第一个孩子被救上来了,**又游向第二个。漩涡、逆流、疲劳,让这个中年男人倍感救人的艰难。
把第二个孩子救上岸时,**已腿部抽筋,不停地打颤。当看到河里的孩子只剩一缕头发漂在河面上时,他一咬。
2. 人物通讯例文 四百字左右
胡大白 安安静静做大事 胡大白的沉静,让我感到了一些震撼:面前的她,和善地微笑着。
一件宝石蓝色开衫,把她的皮肤衬托得更加白皙;那双看过了63年的人生风雨的双眸,居然纯净如水。 一时间,我的脑海叠现出一连串形象———恬静的女子、聪慧的学者、慈祥的母亲…… 讲她的故事,并非仅仅因为她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
1 1943年,日本鬼子轰炸郑州的时候,她在父母逃难途中降生。地点是座石灰窑。
父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却接受男女平等的新观念,在为她取大名时,用了族谱中男孩子的“大”字————胡大白,这个名字,也许注定了她的人生与众不同。 曾经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中原大地,在灾难频仍的抗战时期并没有给她多少滋养。
但是,40年后,她却用赤诚深情地回报着故土———— 在黄河岸边的郑州市,一座占地2106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校园里,有26000多名学子分别在52个专业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这就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民办大学————黄河科技学院。
这座拥有8亿元固定资产的大学,国家从未有过投资。而拥有这一切的院长胡大白,20多年前还是病榻上的废人。
2 假如没有那场灾难,胡大白的人生也许会改写————1981年,风华正茂的胡大白是母校郑州大学一名优秀讲师。然而,一次意外发生了: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从胸闷气短中醒来的她马上意识到自己是煤气中毒。
她挣扎着要去打开房门时,却碰翻了火炉……滚烫的一大壶开水,使她成了一个重度烫伤面积达30%以上的病人。 *** 绽放的人生,从此被冰冻。
“我在病床上躺了3年,从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专门读书和思考。”胡大白如今的回忆竟然带着几分眷恋。
她说,“一番灵魂的挣扎之后,我想通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找到一个最适合于我能力、又是社会需要的事情做,我就会面对成功。办教育是我的强项,动乱十年的国家需要人才,我的口、脑都没有问题,我能行!” 她立即把目光投向一大批由于种种原因进不了大学校园的人。
本可以靠国家工资过一辈子清闲日子的胡大白,踏上了一条健康人都难以承受的曲折艰难之路———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 30元钱印制听课证、买纸笔、刷广告,她起家了。
接着是到处说好话联系听课地点、访问优秀教师、协调各个主管单位,顶住各种因为不理解带来的流言蜚语…… “从死神那儿回来的人,这些困难经受得住,惟一没有充分准备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教育事业发展如此之快,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如此之强烈,应该说,是历史推着我往前走而不能停下。” 学校从起初的高等教育自学辅导班,很快发展成全日制脱产学校,在校人数和师资力量迅猛增长。
1994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黄河科技学院面向全省统一招生,成为我国《民办高校设置暂行规定》公布后的第一所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民办高校,在校生以100%的速度连年增加。为了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胡大白设立了河南省高校惟一的人才市场,增设了市场上需要的一些新兴学科和实用性课程,培养懂专业技术、会经营管理、又能搞公共关系的复合型、开放型人才。
连续多年,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都在毕业前就被抢聘一空。 靠教育发展教育,是胡大白多年来从实践中总结的高校发展有效之路。
黄河科技学院先后创办了科学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建筑设计公司等8个校办产业。这些企业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力支持了学校的发展。
去年,胡大白到国内外考察民办教育后,对这条道路更加充满了信心。她说,只有开放的教育才能永远充满生机和希望。
如今,胡大白亲手创办的大学,已经在中原大地站稳脚跟,被教育部树为全国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她本人也成为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劳动模范。 3 胡大白的同事们说,身为上亿元资产的拥有者,胡大白十分俭朴,一年四季,总是那几套毫不起眼的服装,如果不是她的气质言行,仅从外表,谁都会以为她是一位普通的城市妇女。
“我爱节省,也不太讲究穿着。”听我夸她身上的开衫好看,胡大白柔柔地笑着说,“这是两件套,我花了200元在街上买的。”
她的笑容,把衣服衬托得很美;她的笑容,让我无法看到岁月沧桑留下的任何痕迹。 “您平常总是这样安静吗?” “我喜欢的状态是‘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她说。她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尽管担任职务多,事也多,但是只要有时间,她仍然会很快静下来。
“我的静是休息,也是思考。有了充分的思考,才能够在处理具体工作的时候快速反应,高效运作。”
看看她桌上厚厚一叠议案、建议,我想,如果没有平日深入一线的走访调研,没有长时间的深入思考,这些东西是不会有的。难能的是,当选人大代表18个年头,她总是如此。
宁静,却成就惊人事业;简洁,却又多彩———这就是胡大白。
3. 写一篇人物通讯作文
采访烈日下的环卫工人
今年夏天太热了,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们汗流满面。可是,街道上清洁工、交通警察等很多人都还在工作,为了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他们坚守在烈日下的工作岗位上。今天,我走上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位环卫工人。
采访地点:东大街与向阳街交叉口(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
采访时间:2010年7月4日
采访对象:东大街上的一位环卫工人李凤荣(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
记者:###(写你自己的名字)
今天,我在路边采访了一位环卫工人,她叫李凤荣。因为是第一次走上街头随机采访,我特地列了一个采访题纲。按照题纲,我提问,阿姨回答。下面是我的访谈录。
问:阿姨您好,我是创新街小学的雪儿。我想采访您,这是我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答:好呀,你问吧。
问:阿姨您叫什么名字?您今年多大了?您从事环卫工作多长时间了?
答:我叫李凤荣,今年51岁了,当环卫工人已经3年多了。
问: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答:每天凌晨4:30开始扫地,5:00回家吃饭,7:00现出来保洁,一直干到中午12:00回家吃饭,13:00再出来保洁,晚上19:00以后就可以下班回家了。
问:您当环卫工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很累,但看到街道被自己打扫干净了,很开心。
问:您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
答:为大家创造一个干净的家园,自己看着也舒服。我把保洁当事儿干,好好干事。
问:您什么时间感到最累?
答:检查的时候和下雪的时候。下雪的时候,又是扫又是铲又是推又是运,有时要忙一个礼拜才能把积雪清扫干净。
问:打扫卫生时要注意什么?
答:眼睛要尖,不能放过一片纸。
问:除了打扫卫生,在工作时还要注意什么?
答:如果有人问路,我还要担当向导的工作。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就让他去问别人;如果我知道,我就详细地告诉他。(笑,把警察的工作也做了。)最可笑的一次是,有人站在邮政大厦旁边问我:“邮政大厦在哪里?”
采访的过程中,老弟阿福买了两瓶水送给了阿姨和另一位环卫工人,我们想在酷暑中给他们送去一丝清凉,让他们解解渴。
采访结束了,我体验了一下环卫工人的工作。我拿起阿姨的扫帚才扫了不到30米,就感觉到很累了,因为地上有很多垃圾。我计算过李凤荣阿姨所负责的区域有1500平方米,她每天的工作量该有多大呀!尤其是在这样炎热的夏季,该有多累呀!
我们以后再走这条路的时候,一定不会再乱扔垃圾了。我们多扔一片纸,就等于给环卫工人增添了一份负担。通过这次采访,我知道了环卫工人们为了给我们保持一个清洁的环境有多么辛苦,更理解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含义。
4. 人物通讯的范文
潭千秋的事迹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
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
5. 帮写一篇人物通讯(例文)
“好 人 ”于 龙 云 在乳山市午极镇,问起乡村医生于龙云,村民们众口一词,“那可是个打着灯笼难找的好人。”
老人们叫他“二哥”或“二弟”,年轻人则亲切地呼他“二叔”或“二爷”。老于是午极镇的老人,也是一个倍受爱戴的名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2007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只知道他干了40年,是一个庄户人信得过的好医生。
于龙云心善。午极村有一位精神病患者叫焦岩军,早年发病狂躁,见人就打,家里穷得住不起医院。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于龙云主动找上门来,要用针灸给他治疗,说这样基本不用花钱。老伴知道后跟他闹起了情绪:“你是神仙呐?什么病都能治?他要是发狂把你劈了,我们娘俩可怎么活?”亲戚朋友也劝,“这家人又交不起治疗费,你也犯不着为一个疯子冒风险,治好了好说,治不好还丢你的名声。”
于龙云可不管这些,照常背着药箱天天为病人上门治疗。那天正在针灸,没想到病人突然犯病,在他转头取针的功夫,竟然操起个棍子向他打过来,他用手去挡,脑袋闪过了,却把手背划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
他忍住疼默不做声,趁病人发愣的功夫赶紧给他打了一针安定,狂躁的病人稳住了,老伴却不答应了,拦着家门口再也不让于龙云为他治疗。于龙云落泪了,“那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发疯!”就这样,他风里来雨里去,一直坚持了七个月。
有一天下午,病人的情绪特别兴奋,家人又怕他犯病,要用绳子捆他,没想到那孩子突然哭起来,羞愧地叫了于龙云一声“二叔,我错了。”在场的人忍不住地抹泪,疯了几年的他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神志。
于龙云好求。他对庄稼把式不笑不说话,称呼病人总用邻里辈份。
找他看病就像拉家常,深一句,浅一句,东一句,西一句的,就把病情摸得清清楚楚,把防治方法说得明明白白。嘱咐吃药更像个家长,一遍遍地叮嘱,还是不放心,又仔仔细细写在药盒子上,字大得连80岁老太都看得清。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出诊,只要是病人捎个口信,不管自己有多忙,总能亲自上门,打针送药。一个深秋的夜晚,大雨倾盆。
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邻村的陈合刚胆囊炎发作,已疼得满炕打滚。于龙云二话没说,背起药箱就走,那时连个自行车都没有,可时间就是生命,风再狂雨再大也挡不住他那颗急切的心。
五里山路只能摸索着背着药箱一路小跑地往前赶,把病人家属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不料一不留神一步踏空,于龙云重重地摔倒在齐腰深的水沟里。
等他从水沟里爬出来时,眼镜却找不着了,右腿也瘸了,浑身上下已全部湿透。他一声没吭,硬是拖着瘸腿来到病人的家。
一进门,顾不上拧一把湿透的衣服,他立刻投入了对患者的治疗。前后只用了五分钟,他就给筛糠般打着寒战的患者打上了针,服下了药。
病人的体温已高达39.8℃,必须赶紧降温。打开药箱,拿出酒精,勾兑好温水,于龙云亲自给病人擦身……一直折腾了半个多小时,徘徊在鬼门关外的病人终于被于龙云抢了回来。
看着浑身上下直淌水,冻得全身直打颤的于龙云,病人家属眼里噙满泪水,拉着孩子“扑通”一声跪在了他的面前,“娃们,快叫干爷。给干爷磕头。
今天若不是你干爷,你爹就不在了。”于龙云想阻拦,却累得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于龙云不爱财。2004年,乳山市开展了镇村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管理后的村卫生室,帐目和药品收归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对乡村医生实行绩效工资制,并缴纳养老保险金。对绝大多数乡村医生来说,一体化管理给他们带来了稳定和实惠,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但对于龙云来说,他的收入肯定比不上自己单干。没想到 *** 一号召,于龙云就积极报名,考试后成为第一批受聘的乡村医生。
老伴就跟他吵,“你真是越活越傻了,别人名气没你大,病号没你多,变个方式自己干,一年挣得能抵你俩!谁像你累死累活地给公家忙,一年到头只挣那几个定好的辛苦钱?”女儿也说,“爸,谁敢相信干了一辈子的医生的老爹会攒不下钱来,挣钱越来越少不说,还整天帮扶别人充大个?”于龙云只顾着看书,也不搭话,逼急了,只是笑,“不缺吃不缺穿的,要那么多钱干嘛?命只有一条,钱够花就行。”。
6. 人物通讯稿范文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慕雨u 高强,在周围同学的眼里,既是一个 *** 小达人,又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他干过促销员,发单员,检票员,话务员,模特助理等工作,学习成绩优秀,获得校级奖学金某日下午,我们有机会对他进行了采访。
当我们找到高繁强时,他正在宿舍里自习。做了短暂的自我介绍后,我问高强:“来到大学后有什么深刻的感受?”“来学校快两年了,已习惯大学生活紧张又轻松的气氛,课程虽然还是安排的很紧凑,但课余时间明显增多了,令我真正感受到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已经熟识的朋友早已没有大一刚入学时的拘束与隔阂。
至今仍与宿舍的人相处融洽,虽然偶尔会有点小过节,但也很快能冰释前嫌,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庆幸我能来这里,不然也不会交到那么多知心的朋友了。大学不仅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亦是我们学习做人处世,接触社会的好场所。
我感觉我现在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各个层面的,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份难得的机会,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作一名合格的学生……”高强在校期间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 工作,寒暑假利用自己的工作报酬给自己新配备了手机,给父母买了衣服,给奶奶买了礼品等,尽管 *** 中遇到许多困难,但幸运的是交到很多朋友,大家在聊天的过程中相互了解,久而久之,运到什么机会困难啊大家也会一起面对,他说自己加入 *** 队伍,就是希望自己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空闲的时间,同时可以尽早投入社会实践中,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为将来打好基础。高强在学习。
7. 关于人物通讯作文
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载体尤其引人注目。
一、人物通讯的含义和类型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教育读者的目的。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二、人物通讯的写作
(一)、请谁来当“新闻人物”
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u 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u 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u 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u 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