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黑龙江养老金告急,年轻人不断流失,累计结余已穿底,你怎么看?

黑龙江养老金告急,年轻人不断流失,累计结余已穿底,你怎么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黑龙江养老金告急,年轻人不断流失,累计结余已穿底,你怎么看?

黑龙江养老金告急,累计结余已经是负值,你怎么看?首先,炒作这个新闻的人,纯属是在挑起社会矛盾。

我们很自然地可以知道黑龙江的年轻人已经分散到了全国各地。在当地留下的都是老年人吗?错,他们也会跟着年轻人到了全国各地。只是他们的退休待遇在黑龙江领取。

我们的社保基金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储蓄型养老金。那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正常情况应该占全部养老金的28%左右。这部分养老金每个月领取一部分,直到领取完为止。

根据法律规定,这部分没有领取完可以继承。

因此,储蓄性养老金没有其他人占便宜的情况。

二是社会统筹养老金。约占总养老金的72%。这部分养老金,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以及各种补贴,取暖费,丧葬补助金,一次性抚恤金等等。

一般活的时间短的就不合算。

但是这部分最大的特点就是现收现支。收年轻人的,养老年人。

但是目前全国还没有,领取养老保险退休待遇之后的转移办法。其实也没有必要,毕竟银行全国联网,在黑龙江发了,在海南岛就可以领。

黑龙江由于气候条件,生活条件,等原因,导致许多年轻人愿意去其他南方省份。这样,当地能够收缴的养老保险统筹金,就少了很多。但是在当地领取养老保险的人却一点儿不能减少。

所以就产生了巨额的支付差。

19大期间,人社部长尹蔚民,提出2018年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建成全国养老金统筹调剂金。重点就是解决年轻人流出较多的省份的养老金支付问题。

是的,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优化,人口的跨省市流动越来越简单。这就造成了,养老金支付的巨额省市差异。

孩子是一个省市的孩子,但是养老钱交到另外省份。不产生问题就怪了。

个人看法,不喜勿喷。我认为在现阶段的养老金政策是一种官方的资金归笼,依照计算公式,它至少六年向外才能拿到自己个人的原本金付出,这还不包括个人原单位的那部分补贴在内。现在的年轻人观念与之前一代的年轻人相比来说,有着很多方面的不同认知,这得益于他们个人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从每个人的最终寿命来说,比方有数据显示咱们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4岁,如果延迟退休这一政策一旦真的在将来的某一天实施直至到65岁,那么我个人认为养老金的交纳就毫无实质的意义,也许在不少人的眼里还不如把那笔钱存银行来的直接有效。

我是黑龙江的,在这方面深有感触,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黑龙江养老金告急,直接原因确实是年轻人不断流失,至于为什么年轻人不断流失,那说起来就话长了,总之,一言难尽。一句话概括来说,是黑龙江或者不如说是东北之殇,是东北这个老重工业基地,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指导下的资源类型企业在新形势下艰难转型,所忍受的剧痛!

黑龙江的经济构成中,石油、煤炭、森工,以及大农业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但是现在大宗商品不行了,石油尤其煤炭面临枯竭,导致大批工人失业,这部分失业人员以年轻人为主,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

以位于哈尔滨市依兰县达连河镇的哈尔滨气化厂为例,这家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号称中国第一,亚洲第三的大厂,鼎盛时期有员工上万人,且基本都是高中生,大学生,员工素质较高。当时的达连河镇,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非常繁华。但是后来煤气化行业不行了,现在更因为依兰煤矿快要枯竭,厂子不得不关停。无奈之下,一批又一批的员工走出去,去内蒙,去新疆,去山西……现在的达连河镇,非常冷清,一排排空旷的职工家属楼,在寒风中伫立着,孤独又凄凉,仿佛在缅怀昔日的繁华。

这只是黑龙江煤炭行业的一个缩影,石油、森工等资源型企业也不怎样,国有林场、国有农场等不断裁员,且留下的职工工资也极低,有能力的都想办法跳槽走了,留不住人。

当然,东北大量年轻人外流也和这里风气有关。在这里办什么都需要拉关系,没有关系几乎寸步难行。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很暗找到理想的工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这里只是良好的愿望。因此,这里留不住人,有志气,有本事的年轻人一拔拔“孔雀东南飞”了。没有了人才支撑,东北的经济就雪上加霜,如此就恶性循环。

人是第一生产力,东北的经济振兴,离不开人才。留住年轻人是当务之急,如此,养老金困局也就迎刃而解了!

人往高处走,水流低处流。年轻人不断流失,这是资源厚薄不一、经济发展不均结出的果。黑龙江留下的老人居多,需要支付养老金就显得入不付出。因为远走它乡的年青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城市打工,参保了所在地社保,参保费用未留在当地,所以才导致养老金发放难以为继,改变以保养保、养老金全国统筹势在必行。

据最新消息,明年养老金就要实现全国统筹,相信它带来的四大利好会化解这一矛盾。

我今年五十了交了17年了,因为妻子得了肺癌今年去世了,钱也花光了,欠了很多债,现在有找不到工作,实在是没有钱交养老金了,还得交13年,上有老下有小拿什么交啊!能吃上饭就不错了。先对付活着,等老了就去监狱养老。别无他法!

我是黑龙江人在深圳二十多年了,谈谈自己的看法。

黑龙江可以说最辉煌的时候记得就是七十年代,到处欣欣向荣!八十年代初,初中高中同学毕业去了当地工厂;大学毕业的,分配到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那时的单位什么都管,食堂、学校、医院......那时候,在企业工作的同学比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好。

九十年代初,国有企业开始效益下滑、发不出工资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企业工作的同学纷纷下岗......

我是脱产研究生毕业,不愿意再回原来的事业单位,就想到广东来看看,结果来了就没有再回去。

广东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员工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年轻人,企业除了员工工资外,不用负担员工的其他事务,人们必须拼命的工作才能有工可做,做得多做得好,收入就越多。

从以上现象我们来分析,黑龙江养老金告急,有其历史遗留渊源。黑龙江都是大型的国有企业,计划经济条件下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没有给企业员工养老留下什么。在90年代初,企业的退休职工就已经占到了所有员工人数的30%以上,企业办社会,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利润,还要负担所有员工的吃喝拉撒......就拿黑龙江农垦来说,除了没有火葬场以外,其他全有,公检法、交通、医院、学校、科研院所......

这些年黑龙江一直也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原来自办的学校医院等也逐步交给地方政府。

现看到黑龙江私营企业数量和质量还不够,外资企业也不多,还存活的国有企业的效益和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不得不向外地发展。现在回到黑龙江去看,到处都是老人家,最明显的就是药店多,到处挂着可以刷医保的牌子。

黑龙江养老金告急,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听说养老金要全国统筹了,那也就是说是全国的养老金放在一个盘子里来运筹,这是很好的解决方式。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个地区的发展状态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讲养老金统筹是公平合理的。

这并不是说黑龙江就理所当然地躺在这上面就不前进了。黑龙江必须得改变观念,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吸引到更多的人在当地就业,甚至吸引外地人来就业。

黑龙江在建国初期的三、四十年,为中国的国有经济发展做了卓越的贡献,在计划生育上面也做了很大的贡献。也希望黑龙江未来能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提高民营企业比例,纳税等政策向其倾斜,鼓励创业,政策支持;

二精简公务员事业单位队伍,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效率,提高机关事业人员工资待遇,全都走统筹养老保险,人员裁掉30%。

三设立退休金额度上限,有些公务员退休的老人工资太高,在职年轻人一月挣3千,老人退休挣8千,根本养不起,对于这些不是走养老统筹的,设立养老金上限,比如5千元,按年评估通胀逐年上调上限。

四提高退休老人看病报销比例,老人最大的开支就是看病,如果看病绝大部分可报销,则就不需要那么多退休金了,这与三是相辅相成的。

五加强机关廉洁管理,严抓贪污腐败。

六部分国企利润上交,用于补充养老金资金池,对于养老金上交多的民营企业,要进行减税等政策优待。

黑龙江养老金告急,入不敷出320亿,这个数字其实挺恐怖。这发生在黑龙江,有很多人又来了地域黑,黑龙江发展环境不好啊,人才政策不好啊……其实,这种情况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真的可能在很多地方发生,黑龙江只是“首当其冲”,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曾经辉煌的重工业,让黑龙江在这几年资源整合和体制改革中,已经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有些遗留下来的从实际出发的问题,不是你动两下键盘吐两口吐沫就能解决的。

的确,保守来讲,这边的发展速度和理念和南方城市大致差距在两三年。那落后有时候也要辩证的看,比如说南方早已摈弃的pc端广告,想在南方再赚pc端广告?反正不是你傻就是他傻,或者一对傻子。那在北方,有的部门有的地方卖的如火如荼啊,要提前预定啊。

再来说黑龙江的年轻人,没错,沿海城市一线城市的确发展机会多,年轻人自主选择没有错。你选择拼搏,那就往出走,人挪活树挪死,你选择安逸,就要承受黑龙江这方水土所谓的诟病。

退一万步讲,哪个城市年轻人不外流,人是流动的。再退一步讲,即便是年轻人都在黑龙江,那养老金就一定能不亏空吗?未必见得吧。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甚至已经进入高龄化了,那些年轻时候拼搏的现在领养老金的人,都有可能没交过养老金,而且老年人越来越多,少子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如果不很好的想好出路,出台好的养老政策,资金支持,恐怕今后只会更严重。

老龄化,一定要重视。养老产业发展,一定要提上日程。

我就是东北的,经济疲软就业机会少,加上软环境差,一点小事就得拉人情找关系,生活成本高,身边家里有大学毕业的孩子,除了家里有钱的土豪,家里有仕的可以安排工作能回到东北,基本上都不会选择回来,回家意味着失业